柳絮

非花还似落花飞,飘泊天涯竟不归。

远道绵绵愁荡子,游丝剪剪上春衣。

离亭藉草重裀软,小雨沾泥积翠微。

轻薄才人争比拟,谢娘风调见应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柳絮》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舞的景象,以及它所蕴含的离愁别绪与季节变换的意象。

首联“非花还似落花飞,飘泊天涯竟不归”,以“非花”开篇,却以“落花飞”的形象来比喻柳絮,既突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特点,又暗示了其无根无依、四处漂泊的命运,仿佛是天涯游子,无法找到归宿。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深化了主题。

颔联“远道绵绵愁荡子,游丝剪剪上春衣”,进一步将柳絮比作“游丝”,在春天的衣裳上轻轻缠绕,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里的“荡子”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人,他们的心如同这绵绵不断的游丝,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割舍对家的思念。

颈联“离亭藉草重裀软,小雨沾泥积翠微”,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场景:在离别的亭台旁,草地上铺满了柔软的垫子,小雨轻洒在湿润的土地上,积聚起淡淡的绿色雾气。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强化了离别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尾联“轻薄才人争比拟,谢娘风调见应稀”,则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指出那些轻浮的文人才子们,虽能模仿柳絮的轻盈与飘逸,但真正能够像谢娘那样,拥有如柳絮般高洁、优雅风度的人却是罕见的。这里不仅赞美了柳絮的特质,也暗含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柳絮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离别、思念以及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麦浪

?月青青已及秋,惠风鳞次拂平畴。

两岐高下低还起,沟水东西去不流。

绿雪乱翻红雨后,晚香晴涨碧云头。

渐渐莫向离宫望,故国飘零到处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竹粉

斑龙解箨蜕新篁,带湿梨花映洗妆。

束素半围青玉瘦,凝脂微点绿云香。

渭川黛冷烟含露,淇水人归鬓欲霜。

漫向楚天频怅望,啼痕损处泪成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荷钱

榆荚肥时渌沼平,田田江上不胜情。

泉流金埒青才吐,水贴铜沟绿始生。

作镜菱花盈寸小,集裳仙袂六铢轻。

碧筒豪客空留饮,姹女临流数未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荷钱(其二)

江南春尽已田田,鹅眼青浮万颗圆。

雪藕人过留藻鉴,采莲舟去坠花钿。

山林买隐衣难制,姹女临波数更妍。

愿借十千赊绿蚁,碧筒宁惜饮如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