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死生命判须臾,一去一不得去。
两三竹叶成丛,被驱复向何处。
这首诗描绘了生死瞬间的决绝与生命的脆弱,通过“死生命判须臾”一句,直接点明了生命短暂且不可逆转的主题。接着,“一去一不得去”则强调了生死的不可逆性,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两三竹叶成丛,被驱复向何处。”这一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以竹叶的生长和被驱赶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知。竹叶的“两三成丛”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生命的聚集与分散。而“被驱复向何处”则引人深思,生命的轨迹往往不由自主,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生死瞬间的描绘以及自然景象的引用,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无奈与感慨。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也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意义的反思。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司徒太尉总三公,奢俭由来性不同。
锦帐羊羔酣未省,谁能僵卧里门中。
花样精神月样妆,妖魂不敢近忠良。
如何凤阁平章老,却事宫中妩媚娘。
陇梅未寄江南信,邹黍先回燕谷春。
忽忆少陵巫峡句,菜盘思见玉纤人。
当年彬父遣词臣,列戟傍观色怒嗔。
谷水曾无归璧日,稽山已有摸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