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尉氏

夕次阮公台,啸歌临爽垲。

高名安足赖,故物今皆改。

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

桑中雉未飞,屋上乌犹在。

途逢旧氓吏,城有同僚寀。

望尘远见迎,拂馆来欣待。

慈惠留千室,友于存四海。

始知鲁卫间,优劣相悬倍。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翻译

夜晚停宿在阮公台上,我吟啸歌唱面对清爽之地。
高尚的名声有何必要依赖,旧时的事物如今都已改变。
我的兄长曾治理此地,遗留的仁爱让他被称为贤能的县令。
桑树下的野鸡还未飞走,屋檐上的乌鸦依旧存在。
在路上遇见了旧日的百姓官吏,城中有共同的同事朋友。
远远看见他们迎接我,清扫馆舍满心欢喜等待。
他的慈爱惠及千家万户,兄弟情谊遍布四海。
这才明白鲁国和卫国之间,优劣之差何等悬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说的作品,名为《至尉氏》。从内容来看,诗人在黄昏时分访问朋友的居所,心中充满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夕次阮公台,啸歌临爽垲。” 开篇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踏上阮公台的景象,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悠扬的歌声,这里的“啸歌”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

“高名安足赖,故物今皆改。” 诗人提及“高名”可能是指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而“安足赖”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依恋。但随后一句“故物今皆改”,却又带来了一种无常与变化的感慨。

“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 这里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兄弟,在过去的城市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和对贤能官员的赞誉。

“桑中雉未飞,屋上乌犹在。”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一方面是桑树中的雉鸟还未起飞,另一方面则是屋顶上的乌鸦依旧停留,这些景象似乎凝固了时间,让人仿佛看到了过去的静谧。

“途逢旧氓吏,城有同僚寀。”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还有对旧时相识的人员的提及,这里的“旧氓吏”和“同僚寀”都表明诗人与之有着深厚的情谊。

“望尘远见迎,拂馆来欣待。” 诗人的视线穿越尘世,远远地就看到朋友的欢迎,而当他走进屋内时,那种期待和喜悦的心情也跃然纸上。

“慈惠留千室,友于存四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这份情感如同慈爱之心,遍布千家,而友情则像是跨越了四海,显得无比珍贵。

最后,“始知鲁卫间,优劣相悬倍。” 这两句让我们明白诗人在此行走之间,对于过去和现在的比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鲁、卫两地的区别,以及对优劣的衡量,都像是悬挂着的天平,让人不得不去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际往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变化无常的人世间所持有的哲学态度。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行从方秀川与刘评事文同宿

方秀美盘游,频年降天罕。

水共伊川接,山将阙门断。

捧日照恩华,攀云引疲散。

野宿霜入帐,孤衾寒不暖。

静闻宫漏疏,卧视庭月满。

开炉命温酎,中夜发清管。

风送关山长,气遒星岁短。

寓言情思惬,适兴真意坦。

寰中病羁挂,方外嫌纵诞。

愿君乐盛时,无嗟带纕缓。

形式: 古风

过汉南城叹古坟

旧国多陵墓,荒凉无岁年。

汹涌蔽平冈,汩若波涛连。

上世千金子,潜卧九重泉。

松柏剪无馀,碑记灭罔传。

葬于不毛地,咸谓楚先贤。

事尽情可识,使人心怅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别平一师

王子不事俗,高驾眇难追。

茅土非屑盼,倾城无乐资。

宴坐深林中,三世同一时。

皎皎独往心,不为尘网欺。

朅来已复去,今去何来思。

回首谢同行,勤会安请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时乐鸟篇

旧传南海出灵禽,时乐名闻不可寻。

形貌乍同鹦鹉类,精神别禀凤皇心。

千年待圣方轻举,万里呈才无伴侣。

红茸糅绣好毛衣,清泠讴鸦好言语。

内人试取御衣牵,啄手暝声不许前。

心愿阳乌恒保日,志嫌阴鹤欲凌天。

天情玩讶良无已,察图果见祥经里。

本持符瑞验明王,还用文章比君子。

自怜弱羽讵堪珍,喜共华篇来示人。

人见嘤嘤报恩鸟,多惭碌碌具官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