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尚龙贺新竖旗竿之作

潜名避世入山中,木石之居自不同。

岂为弃官垂五柳,却缘先宦树孤松。

村边组帛非鸿雉,洞口旄竿起蝀虹。

莫笑我家犹混俗,他年赤帜不如公。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遁入山林,远离尘嚣,选择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潜名避世”、“木石之居”等词句,展现了这位隐士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高洁品质。接着,“岂为弃官垂五柳,却缘先宦树孤松”,巧妙地运用了陶渊明“五柳先生”的典故,表达了隐士并非因厌倦官场而隐退,而是出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呼唤,选择了与孤松相伴的生活方式。

“村边组帛非鸿雉,洞口旄竿起蝀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所处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暗示其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诗意。组帛,指编织的布匹,这里比喻平凡的生活;鸿雉,大雁,象征着世俗的追逐与纷扰。洞口的旄竿升起彩虹,则是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寓意着隐士心灵世界的纯净与美好。

最后,“莫笑我家犹混俗,他年赤帜不如公”,诗人以一种谦逊而又自信的态度,表达了对隐士生活方式的认同与敬佩。这里的“混俗”既指融入世俗,也暗含对世俗的不屑之意;“赤帜”可能象征着权力或显赫的地位,诗人以此来强调隐士精神的高尚,即使在世俗眼中显得平凡,但在精神层面却超越了那些追求权力与地位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精神独立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隐逸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赠清远区回流

盛世衣冠拥绛绯,江亭把袂思依依。

黄麻指日登黄榜,紫绶先朝拜紫薇。

高节林泉悬重望,清风朝野亦知希。

识荆莫恨相逢晚,带碧论心愿不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一门四节妇(其一)

家乘流传夙敬恭,蝉联四世守孤宗。

膏脂不沐亡人发,簪珥空修节妇容。

南诏早霜凋翡翠,北堂夜月冷芙蓉。

可怜矢死心非石,忍看旌书下九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一门四节妇(其二)

妇德由来女史箴,孤贞四世抚遗妊。

只缘死矢甘荼节,岂为名坚匪石心。

萱草有根春寂寂,柏舟无主夜沉沉。

纲常自古褒章重,一到侯门动惨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日与彭公常在漱玉亭对酌因谈范生不至

漱玉亭前水鉴开,春风冉冉自南来。

燕衔落絮飞书栋,花送奇香入酒杯。

秦汉有编当日玩,范张悬约岁时回。

坐看碧沼鱼翻浪,空听辕门画角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