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垂柳扬州驿。又客里、匆匆过了,落梅时节。

一缕春魂和月瘦,揉作笛中波折。

看此夕、孤蓬江北,自碾冰华和别泪,写相思、寄与天涯客。

酸楚意、问谁识。东风两度长安陌。

算剩有、残香似我,一般漂泊。

那倩玉笼◆翠羽,细把这情重说。笑减尽、青衫愁骨。

君见此花如见我,道大家、风味清寒绝。

珍重此、数行墨。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开篇“垂柳扬州驿”,点明地点与季节,柳树与梅花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一缕春魂和月瘦,揉作笛中波折”两句,将春日的柔美与月色的清冷融合,通过笛声的波折,传递出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看此夕、孤蓬江北,自碾冰华和别泪,写相思、寄与天涯客”四句,直接抒发了游子在夜晚面对孤舟独行的景象时,内心涌动的相思之情,以及对远方亲朋的思念。

“酸楚意、问谁识”一句,表达了游子心中的酸楚无人能解的孤独感。接下来,“东风两度长安陌”描述了两次经过长安的情景,长安作为古代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梦想,而“算剩有、残香似我,一般漂泊”则强调了诗人与长安之间的一种距离感,以及自身如同残香般飘零无依的状态。

“那倩玉笼◆翠羽,细把这情重说”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笼中的鸟儿,试图向外界传达深沉的情感。最后,“笑减尽、青衫愁骨”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苦笑,而“君见此花如见我,道大家、风味清寒绝”则是诗人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其内心的清高与孤寂。

整首词以游子的视角,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异乡的孤独、思念与自我反思,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92)

周星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登丹凤楼望黄浦,怀陈忠悯公同梦西素生兄

放眼东南,苍茫万感,奔赴栏底。

斗大孤城,当年曾此,笳鼓屯千骑。

劫灰飞尽,怒潮如雪,犹卷三军痛泪。

满江头、陈云团黑,蛟龙敢啮残垒。

登临狂客,高歌散发,唤得英魂都起。

天意倘教,欲平此虏,肯令将军死。

只今回首,笙歌依旧,一片残山剩水。

伤心处、青天无语,夕阳千里。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念奴娇.初十夜得素生泰安旅次书赋寄

尺书飞到,讶秋声满纸,凄人心魂。

客里思亲兼忆弟,极目吴天空阔。

荒店闻鸡,乱山跃马,落日孤城黑。

艰难行路,青衫揾泪都赤。

可奈负米长贫,读书最贱,受尽天磨折。

想尔高歌燕市上,剑斫唾壶红缺。

落木关河,西风砧杵,一片归心裂。

不知今夜,长安多少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二夜,陪月村先生登长洲廨东小阁看月,时江北诸郡县大水,既事拈前韵写感

月吾问汝,照几家欢宴,几家漂泊。

刬尽吴山千万叠,放眼大江南北。

鸡犬荒凉,鱼龙跋扈,烟树长淮黑。

戟门深处,此时歌舞如织。

可笑王粲穷愁,贾生痛苦,何补匡时策,但得升平温饱过,说甚杜陵契稷。

卧看诸公,龙骧虎步,只手回天劫。

腐儒无用,登楼且醉江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四夜,乘月至三多桥酒楼,是旧与虞卿饮处,日月几何,欢游不再,赋以哭之

河山满目,蓦惊心又到,黄公垆侧。

腹痛一杯遥酹汝,不暖秋坟愁骨。

世更谁容,天胡此醉,特造龙蛇厄。

西州重过,马挝撞处都折。

尚记跂脚狂呼,濡头泥饮,醉舞参军鹘。

历历都如前日事,讵料竟成长别。

万种消沉,一身潦倒,泪尽西家笛。

为君惆怅,夜台可有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