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登丹凤楼望黄浦,怀陈忠悯公同梦西素生兄

放眼东南,苍茫万感,奔赴栏底。

斗大孤城,当年曾此,笳鼓屯千骑。

劫灰飞尽,怒潮如雪,犹卷三军痛泪。

满江头、陈云团黑,蛟龙敢啮残垒。

登临狂客,高歌散发,唤得英魂都起。

天意倘教,欲平此虏,肯令将军死。

只今回首,笙歌依旧,一片残山剩水。

伤心处、青天无语,夕阳千里。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鉴赏

这首《永遇乐》是清代诗人周星誉所作,描绘了登高远眺黄浦江畔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慨。诗中以“放眼东南,苍茫万感”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而深邃的视觉与情感世界。接着,“斗大孤城,当年曾此,笳鼓屯千骑”,通过历史的回溯,展现了往昔战争的激烈与悲壮,城池虽小却承载着千军万马的英勇与牺牲。

“劫灰飞尽,怒潮如雪,犹卷三军痛泪”一句,不仅描绘了战后废墟上怒涛翻滚的景象,更蕴含了对战争残酷与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满江头的乌云与蛟龙,象征着历史的阴霾与不屈的抗争精神,残垒虽在,但英雄的魂魄并未消散。

“登临狂客,高歌散发,唤得英魂都起”,诗人以狂放的姿态,呼唤着英雄的灵魂,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接下来,“天意倘教,欲平此虏,肯令将军死”,则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英雄牺牲的哀悼,希望上天能指引正义,让侵略者无所遁形。

最后,“只今回首,笙歌依旧,一片残山剩水”,在历史的变迁中,尽管江山依旧,但人事已非,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而“伤心处、青天无语,夕阳千里”,则是对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青天沉默,夕阳映照着无尽的思绪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沉的历史感怀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英雄主义的崇高颂扬,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与人性的深深向往。

收录诗词(92)

周星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初十夜得素生泰安旅次书赋寄

尺书飞到,讶秋声满纸,凄人心魂。

客里思亲兼忆弟,极目吴天空阔。

荒店闻鸡,乱山跃马,落日孤城黑。

艰难行路,青衫揾泪都赤。

可奈负米长贫,读书最贱,受尽天磨折。

想尔高歌燕市上,剑斫唾壶红缺。

落木关河,西风砧杵,一片归心裂。

不知今夜,长安多少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二夜,陪月村先生登长洲廨东小阁看月,时江北诸郡县大水,既事拈前韵写感

月吾问汝,照几家欢宴,几家漂泊。

刬尽吴山千万叠,放眼大江南北。

鸡犬荒凉,鱼龙跋扈,烟树长淮黑。

戟门深处,此时歌舞如织。

可笑王粲穷愁,贾生痛苦,何补匡时策,但得升平温饱过,说甚杜陵契稷。

卧看诸公,龙骧虎步,只手回天劫。

腐儒无用,登楼且醉江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四夜,乘月至三多桥酒楼,是旧与虞卿饮处,日月几何,欢游不再,赋以哭之

河山满目,蓦惊心又到,黄公垆侧。

腹痛一杯遥酹汝,不暖秋坟愁骨。

世更谁容,天胡此醉,特造龙蛇厄。

西州重过,马挝撞处都折。

尚记跂脚狂呼,濡头泥饮,醉舞参军鹘。

历历都如前日事,讵料竟成长别。

万种消沉,一身潦倒,泪尽西家笛。

为君惆怅,夜台可有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十六夜对月读湖海楼词辄题其后

髯乎堪恨,占词名一代,竟无其匹。

早岁红牙添韵事,传唱六宫都彻。

宰相衣冠,党人子弟,老作梁园客。

功名五十,马周久已白头。

知否二百年来,替人属我,来与公争席。

自写江南肠断句,恨少紫云擪笛。

馀子徒劳,此才不易,鹿角谁当折。

花前清啸,诗魂飞下寒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