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招提院静照堂

高檐飞远发辉光,向此心源默坐忘。

岂忆布金抛旧地,便随飞锡起新堂。

竹间野鸽听斋鼓,湖上游人系夜航。

却懊未能攀胜境,东南云下欲腾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高高的屋檐上飞翔着光芒四射的鸟儿,我在此静静地坐着,心灵沉浸
怎能忘记过去在故乡布施金银的日子,现在我跟随僧人的锡杖,开始新的修行生涯
竹林中野鸽聆听寺庙的斋戒鼓声,湖面上游人系好船只准备夜晚出行
遗憾的是,我未能攀登这优美的景色,只愿像云朵般从东南方向腾空而起

注释

高檐:屋顶。
飞远发辉光:飞翔的鸟儿闪闪发光。
心源:心灵深处。
默坐忘:静坐冥想。
岂忆:怎能想起。
布金:布施金银。
抛旧地:离开故乡。
飞锡:僧人的锡杖,象征出家。
新堂:新的修行场所。
竹间野鸽:竹林中的野鸽。
斋鼓:寺庙的斋戒鼓声。
湖上:湖边。
系夜航:系船准备夜间航行。
攀胜境:攀登优美的景色。
东南云下:从东南方向。
欲腾翔:渴望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佛教静室,名为"静照堂"。开篇“高檐飞远发辉光”一句,通过屋檐向远方延伸发出光芒的景象,烘托出一个超凡脱俗的氛围。“向此心源默坐忘”则表达了诗人在这静室中静坐冥想,忘却尘世烦恼的心境。

接下来的“岂忆布金抛旧地,便随飞锡起新堂”两句,通过对比旧时的奢侈与现在的简朴,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超脱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这里的“布金”意指用黄金装饰,“抛旧地”则是指离开过去的生活环境;“飞锡”可能暗示着修建新堂所需材料的简朴,“起新堂”则是建立新的精神避风港。

中间两句“竹间野鸽听斋鼓,湖上游人系夜航”描绘了静室周围的自然景观。竹林中的野鸽(野生的大型水鸟)在清晨听到佛寺的早课钟声,而湖上的游人则在夜晚停泊等待天明。这两句通过对比和uxtaposition,强调了静室内外两个不同世界的和谐共存。

最后,“却懊未能攀胜境,东南云下欲腾翔”表达了诗人对于尚未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遗憾,以及对未来飞扬跃起、追求更高成就的愿望。这里“攀胜境”指的是攀登到更高的精神层次,“东南云下欲腾翔”则是诗人心中所向往的自由自在,如同鸟儿展翅高飞的意象。

整首诗通过对静室环境与内心世界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修养和超脱尘世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与生命之飞扬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2)

吴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娘子.贺人子晬

君家诸子燕山盛。去年两见门弧庆。

银蜡烧花,宝香熏烬。晬盘珠玉还相映。

耳边好语凭君听。此儿不与群儿并。

右执金戈,左持金印。功名当似王文正。

形式: 词牌: 七娘子

潮头高捲岸,雨脚半吞山。

形式: 押[删]韵

寿主簿

武夷之山奇而青,九曲之水秀且清。

山奇水秀佳气萃,孕毓多少名公卿。

世运推来五百岁,岳渎又应一贤生。

相国萧何储大昴,谪仙李白扶长庚。

拍塞家声今几载,云来见此千人英。

年少万卷付一读,胸中霜气秋空横。

骅骝不作伏枥态,梦寐抵掌收功名。

属时绿林肆分扰,邻疆鼎沸无遑宁。

笑看吴钩应嚼齿,折冲不辞鞍马尘。

发输红腐活饥殍,呻吟变作讴歌声。

勾稽讵足究施设,直须舟楫济通津。

幕府筹功居第一,联翩奏剡飞天庭。

日边消息清夜至,芝泥炳焕皇恩新。

铨闱行脱囊中颖,佩玉鸣珂游帝京。

书云过后两旬及,还是霄躔初度辰。

和气恰随阳气转,台星还并寿星明。

北山底处香风动,湖山里外祥烟轻。

帏罗幕绣玳筵列,歌珠舞翠金壶倾。

未祝修身如成子,未祝庞眉偕钱铿。

但愿登金仍步玉,盐梅商鼎早调羹。

归来武夷溪九曲,幔亭曾孙旋寻盟。

眉寿堂中恣盘礴,摩挲铜狄细推评。

武夷之山比公寿,与公千岁同峥嵘。

九曲之水酿公酒,与公千岁供寿觥。

我亦更办诗千首,一年一首伸贺诚。

形式: 古风

题画扇

风枝露叶有馀清,转盼还从玉笋生。

愿得此君长在眼,子猷虽老未忘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