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生白额南山虎,牙爪曾当八面风。
月落三更穿市过,痴人投晓觅行踪。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行所作的《颂古十七首》中的第九首。诗人以"天生白额南山虎"起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只生来就带有白色额头纹饰的猛虎,暗示其非凡的气势和力量。"牙爪曾当八面风"进一步强调了这只老虎的勇猛,仿佛它的利齿和爪子能抵挡住任何方向的强风。
接下来两句"月落三更穿市过,痴人投晓觅行踪",描绘了深夜时分,老虎悄然穿过寂静的市集,其行动之诡秘与神秘,如同一个清醒的观察者在黎明前寻找着自己的踪迹。这里通过"痴人"的视角,增添了神秘和戏剧性的效果,也暗示了老虎的智慧和谨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虎为象征,寓言般地表达了作者对超凡力量、隐秘行动和智慧的赞美,同时也可能蕴含着对世间秩序和自然法则的敬畏。
不详
土埋处处铁菱角,半夜经由未觉难。
于晓岭根伤中倒,方知行过铁门关。
赵州庭前柏树子,昆崙眼睛如点漆。
笑他法眼谤先师,觉公心苦口如蜜。
用尽自己心,笑破他人口。
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毛师子变作狗。
落叶归根,铁牛当路。来时无口,索盐得醋。
金槌不动落群机,列圣丛中第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