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碑

魏公如管仲,封禅止文皇。

侈心晚犹在,厥妇故敢猖。

诬彼七十君,哀哉为民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魏公如同古代贤相管仲,只愿文皇能举行封禅大典。
晚年仍存奢侈之心,他的妻子因此胆大妄为。
他欺骗了七十多位君主,可悲啊,成为百姓的祸害。

注释

魏公:比喻有威望和权力的人物。
如:如同。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名相,以善于理财、治国有方著称。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象征天下太平。
文皇:对唐朝皇帝李隆基的尊称,因其号'开元',寓意开明盛世。
侈心:奢侈之心,贪欲。
厥妇:他的妻子。
故:所以。
猖:嚣张,放肆。
诬:欺骗。
七十君:泛指多位君主。
哀哉:悲叹之词。
为民殃:成为百姓的灾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廌的作品,名为《封禅碑》。诗中借用古代贤相管仲和封禅之事来表达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与批判。

"魏公如管仲,封禅止文皇。" 这两句以历史上的魏征(即魏公)比喻李廌所处时代的贤相,他像春秋时期的管仲一样能够辅佐君主,实现封禅之举,以此来赞美当朝的政治理想。

然而接下来的 "侈心晚犹在,厥妇故敢猖。" 两句却转而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失望。这里的“侈心”指的是奢侈之心,“厥妇”则是古代传说中能够制止暴君的贤女,诗人借此暗示希望出现能够纠正时政的贤能之士。

最后两句 "诬彼七十君,哀哉为民殃。" 则是对历史上那些被错误指责的七十位君主表示同情,并感叹他们的遭遇是百姓之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和政治迫害的深切担忧。

总体而言,李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他的语言含蓄、意蕴深长,充分展现了古典文学的韵味和深度。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将至嵩山远观瀑布

晚晴紫翠溢平川,三十六峰凝霁烟。

匹练依稀分秀岭,玉虹摇曳舞危巅。

寒光定是连明汉,清气都疑贯九渊。

可笑夜来风吹后,乱沟斜涧亦涓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四)

功高翊戴重,锡土仍命氏。

蝉冕旧传家,龙衮式增贲。

谁云五世泽,久袭万钟贵。

非惟赖先庆,奕叶艺忠义。

形式: 古风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五)

隐居嗣徽猷,超世得古学。

行藏合用舍,闻见守约卓。

清风激颓波,精义兴后觉。

天子不得臣,鸿飞夐何邈。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七)

诸孤皆妙禀,况乃承义方。

世济商人美,各是万夫望。

拳拳奉先志,诛茆建崇堂。

岂徒轮奂美,卓绝当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