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七)

诸孤皆妙禀,况乃承义方。

世济商人美,各是万夫望。

拳拳奉先志,诛茆建崇堂。

岂徒轮奂美,卓绝当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所有的孤儿都天赋异禀,更何况他们又接受了道义的熏陶。
他们在商业上都有卓越的表现,各自都是万人景仰的人物。
他们忠诚地遵循祖先的遗志,建造高大的殿堂。
这岂止是为了美观,更是超越常人的卓越,如同未央宫般永续辉煌。

注释

诸孤:孤儿。
妙禀:优异的天赋。
承:接受。
义方:道义的教导。
世济:世代延续。
商人美:商业上的佼佼者。
万夫望:万人景仰。
拳拳:忠诚不渝。
奉先志:遵循祖先的遗愿。
诛茆:砍伐茅草。
崇堂:高大殿堂。
岂徒:岂止。
轮奂美:华丽壮观。
卓绝:超群出众。
未央:未尽,永恒。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李廌所作,属于骈体诗的一种。全诗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典故,表达了对鲜于公家族的赞美之情。

"诸孤皆妙禀,况乃承义方。" 这两句开篇即点出了鲜于氏家族成员个个都承载着美好的遗传,同时也继承了光辉的道德准则。"诸孤"指的是家族中的后代,而"妙禀"则意味着他们拥有先祖们优秀的品质和气质。

接下来的"世济商人美,各是万夫望。"进一步强调了鲜于氏在世间广受赞誉,每个人都值得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这里的"万夫"即指的是无数的人,形容鲜于家族成员被人们所景仰。

"拳拳奉先志,诛茆建崇堂。"这两句表达了鲜于公对其祖先遗志的坚守和传承,以及他建立高大堂屋来传颂家族功业的决心。"拳拳"形容的是对先人志向的忠实和专一。

"岂徒轮奂美,卓绝当未央。"最后两句则高度评价了鲜于公所建堂宇的非凡之处,并预言这种卓越将会持续到未来的岁月中去。"岂徒"表达了一种反问,即这不仅仅是一时的荣耀,而是长久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家族成员品质、社会地位以及建筑物的赞扬,展现了鲜于公家族的卓越和深远的影响力。李廌在此诗中巧妙地运用韵脚,使得每一句都紧扣主题,同时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功底和对家族荣耀的颂扬之情。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六)

先生王佐材,蚤岁常数奇。

平生经纶志,白首初逢时。

经营此堂久,乞身伫归期。

堂成不及登,魂气今何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二)

左蜀富山水,锦屏秀而鲜。

卿云常氤氲,佳气所盘旋。

蕴此天地灵,并生文武贤。

称忠著甲令,节制控两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八)

吾观孔父鼎,知有名世哲。

英英大谏公,克世嗣前烈。

翱翔金銮坡,白首贯忠节。

后昆有斯人,谱系愈卓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三)

天地西设险,剑外分野殊。

君家万里侯,支郡许专诛。

威名詟华夷,玉帛走易于。

韡韡常棣华,煌煌驷马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