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井

精蓝负东岑,奇石护山麓。

嵁岩如车轮,一镜方黛蓄。

沉沉不动容,澹瀩立山木。

日射翠气浮,游鳞翻寸玉。

泉边群石润,净映僧房绿。

庐阜势相高,鱼龙争起伏。

奇章昔好此,忽弃不见录。

青丛晚花明,涧草幽气馥。

树深春去远,景至夏方燠。

此地风长清,萧萧似秋肃。

南来眇万里,云峤几经目。

安知绝世境,在此近山腹。

超遥轻前游,慷慨谢双足。

向非来远客,所见信局趣。

宁非造物意,设此慰羁束。

人世足埃氛,山林有高躅。

何当襆被来,共此岩下宿。

形式: 古风

翻译

蓝色的寺庙背靠东山,奇特的石头守护着山脚。
险峻的岩石像车轮,湖面如黛色镜面般宁静。
湖水深沉不动,树木在山间静静地矗立。
阳光照射下,翠绿的水气浮动,游鱼跃动如玉片。
泉水边的石头湿润,反射出僧房的绿色。
庐阜山势高耸,鱼儿龙虾在其中起伏。
过去有人喜爱这里,但现在却被人遗忘。
傍晚青丛中的花朵明亮,涧边草木散发出幽香。
春天深处树木葱郁,夏日景色热烈。
此地长年风清,仿佛秋意萧瑟。
我从南方远来,眺望过无数山岭。
谁能想到,这世外桃源就在近山腹地。
这次旅行超越了之前的视野,让我感慨万分。
如果不是这次远行,我不会发现这里的独特魅力。
难道不是造物主有意,设此地慰藉旅人的疲惫。
尘世纷扰,山林中却有高洁之风。
何时能裹着被子来此,与岩石共宿山间。

注释

精蓝:蓝色的寺庙。
负:背靠。
东岑:东山。
护:守护。
嵁岩:险峻的岩石。
车轮:比喻。
黛:青黑色。
蓄:积蓄。
沉沉:深沉。
不动容:静止不动。
澹瀩:平静。
立:矗立。
翠气:翠绿的水汽。
浮:浮动。
游鳞:游动的鱼。
寸玉:玉片。
群石:众多石头。
润:湿润。
僧房:僧侣的居所。
绿:绿色。
庐阜:庐山。
势相高:山势高耸。
鱼龙:鱼和龙虾。
起伏:起落。
奇章:奇特的篇章。
昔:过去。
忽弃:忽然被遗忘。
不见录:未被记录。
青丛:青色的草丛。
晚花:傍晚的花朵。
幽气:幽香。
馥:浓郁。
树深:树荫深。
春去远:春天已远离。
景至:景色来到。
夏方燠:夏日炎热。
风长清:长年风清。
秋肃:秋意萧瑟。
南来:从南方来。
眇万里:遥远的路程。
云峤:高山。
几经目:多次眺望。
绝世境:世外桃源。
近山腹:近山腹地。
超遥:超越遥远。
轻前游:轻视之前的游览。
慷慨:感慨。
谢双足:感谢双脚。
来远客:远来的客人。
信局趣:确信的魅力。
造物意:造物主的意图。
羁束:束缚。
埃氛:尘埃。
高躅:高尚的足迹。
何当:何时。
襆被:裹着被子。
岩下宿:在岩石下住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寄居。

"精蓝负东岑,奇石护山麓。嵁岩如车轮,一镜方黛蓄。" 这几句开篇便以宏伟的景象展现眼前,将读者带入一个雄浑壮观的自然世界,其中“精蓝”二字勾勒出山岑之清幽,“奇石护山麓”则描绘了岩石的坚固和山林的神秘,而“嵁岩如车轮”、“一镜方黛蓄”的比喻,则让人感觉到岩石的古老与宁静,犹如一面静默无声的镜子。

"沉沉不动容,澹瀩立山木。日射翠气浮,游鳞翻寸玉。" 诗中的“沉沉不动容”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而“澹瀩立山木”则描绘了树木之间流水的声音,如同自然界中的一首和声。随后,“日射翠气浮,游鳞翻寸玉”更是通过光线与水波的交织,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泉边群石润,净映僧房绿。庐阜势相高,鱼龙争起伏。奇章昔好此,忽弃不见录。" 这部分诗句中,“泉边群石润”、“净映僧房绿”描绘了泉水与石头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僧房周围环境之美。而“庐阜势相高”则是山林中的建筑物与自然景观交融的写照。接着,“鱼龙争起伏”、“奇章昔好此,忽弃不见录”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曾经喜欢的某种事物或情感现在却又被遗忘的复杂情感。

"青丛晚花明,涧草幽气馥。树深春去远,景至夏方燠。此地风长清,萧萧似秋肃。南来眇万里,云峤几经目。安知绝世境,在此近山腹。超遥轻前游,慷慨谢双足。向非来远客,所见信局趣。宁非造物意,设此慰羁束。" 这一段诗句通过对花草、季节的描写,以及风景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某个特定地点的情感依恋和精神寄托。诗中的“青丛晚花明”、“涧草幽气馥”等,都是生动的画面。而"此地风长清,萧萧似秋肃"则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随后,“南来眇万里,云峤几经目”、“安知绝世境,在此近山腹”等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个地方深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心。

"人世足埃氛,山林有高躅。何当襆被来,共此岩下宿。" 最后,这几句诗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尘世纷扰的超然,以及希望能够在这片山林中找到一种精神的栖息之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寄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尘世纷扰与永恒宁静之间的渴望。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题均州超然亭

君不见绵州官府诚磊落,越王楼观翔寥廓。

又不见昔日荆州分上游,举世独传王粲楼。

蕞然土木何足数,托名胜士真难休。

何年此地有新构,杨公巧智人谁侔。

芟夷荒秽走狐鼠,一朝翼瓦飞城头。

轩窗四面瞰木杪,下顾众宇如敦丘。

卓然独立世尘外,高视物表心夷犹。

西山列翠拥云峤,汉水拽练萦寒流。

江枫染绛照林莽,芦花吐雪连沧洲。

秋高尽放远山出,点缀天宇浓眉修。

人间何处有此景,未识黄楼如此否。

杨公举世称贤侯,好客不减韩荆州。

仁风惠政已及物,退公馀事归觥筹。

我来正值秋节晚,胜概一得从公游。

敢辞山路困行役,小舸舣岸聊淹留。

剧谈抵掌去苛礼,宾幕主人交献酬。

固知如此兴不浅,大白岂惜为公浮。

却思宾散城乌集,回首新亭风景愁。

聊摅累句写清赏,作赋能事迟曹刘。

形式: 古风

题营山法幢院

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

久客倦红尘,爱此崖寺古。

时危僧饭少,日晏无钟鼓。

下马憩幽轩,光风转林莽。

新竹雨来香,馀花夏方吐。

避地适三巴,精蓝暂延伫。

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

形式: 古风

题景温筠居

昔游安康道,野竹晓森森。

疏篱隐茅茨,置屋何幽深。

卜邻嗟未办,长梦秋风林。

如何嘉公子,得此萧寺阴。

作轩面苍根,坐卧当幽寻。

夜雨老苔色,微风助哀音。

轩前置绿蚁,轩后陈素琴。

我料之子意,必无朝市心。

宜邀能赋客,为拟效古吟。

折简索我诗,高咏惭南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橘林

后皇毓珍木,翠盖如停云。

徕服兹南土,素艳方氛氲。

眷言在深固,非用儗封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