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尚书挽章二首(其二)

文章事业盖群工,盛世明良喜会同。

千首歌诗如白傅,百篇奏议似宣公。

贰师失道违中制,元帅基谋丧后功。

二十年间遂高志,鸱夷一舸鉴湖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他的文章和事业超越众人,时代昌盛贤良之人喜欢共聚一堂。
他的诗歌众多,如同白居易般才华横溢,奏议丰富,犹如汉代的宣公一般杰出。
贰师将军迷失方向,违背了中央的策略,元帅的深谋远虑在战后未能实现成果。
二十年间,他坚守高远的理想,最终以一艘小舟在鉴湖东侧结束了自己的生涯。

注释

文章:指著作或文学成就。
事业:指个人的成就或贡献。
群工:众人,指同行或同辈。
盛世: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的时代。
明良:贤明的君主或臣子。
白傅:白居易,唐朝著名诗人。
宣公:指汉代的宣帝刘询,以其善于纳谏著称。
贰师:指李广利,西汉将领。
中制:中央的策略或制度。
元帅:军事统帅。
基谋:基本策略或深远计划。
丧后功:战败或计划未能成功。
二十年间:指一段时间。
遂:实现,达成。
高志:高尚的理想或抱负。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这里借指小船。
鉴湖:位于浙江绍兴的著名湖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为汪尚书所作的挽章第二首,表达了对汪尚书卓越文才和高尚品格的赞美。首句“文章事业盖群工”赞扬了汪尚书在文学和政务上的杰出才能,超过了一般人。接着,“盛世明良喜会同”进一步肯定他在盛世时期作为贤良之臣的贡献,强调了他与君主的和谐共事。

“千首歌诗如白傅,百篇奏议似宣公”将汪尚书比作唐代的著名文人白居易(白傅)和名臣张九龄(宣公),赞美他的诗歌才华和治国方略。然而,诗人也暗示了汪尚书的一些遗憾,“贰师失道违中制”,暗指他在某次军事决策中的失误,未能遵循中庸之道;“元帅基谋丧后功”则惋惜他的军事才能未能在最后取得胜利。

最后一句“二十年间遂高志,鸱夷一舸鉴湖东”总结了汪尚书的一生,虽然历经挫折,但二十年间仍坚守高远志向,最终选择以隐退的方式,在鉴湖东侧的舟中度过余生,表达了对其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敬意。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既赞扬了汪尚书的成就,也寓含了对其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汪尚书挽章二首(其一)

昔年宦路意相倾,四纪中间一寄声。

贤嗣登门如对面,新诗缄兴见输情。

安舆方拟来岩邑,急讣俄传上玉京。

叹息于今鲜人物,短章吟罢泪沾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辛亥上冢

寒闺守节少年时,志凛冰霜不可移。

追远积成千古恨,报恩宽作十年期。

此生不愧先君死,后世应传寡妇碑。

兰若栖神安稳在,遗言今日九原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閒咏

坐叨厚廪饮醇醪,不挟文书不坐曹。

检校园花为日课,裒寻诗草计年劳。

仍将书册供慵卧,时唤杯盘佐老饕。

感激大恩何以报,唯祈圣寿等天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陆严州惠剑南集

不蹑江西篱下迹,远追李杜与翱翔。

流传何止三千首,开阖无疑万丈光。

句到桐江剩深稳,气含玉垒旧飘扬。

未须料理林间计,蚤晚明堂要雅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