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平生嗜睡成癖,读天籁集睡词,深有契于予怀者。戏用原韵以志赏心

举头十丈尘飞,人閒何许埋愁地。

颓然一笑,玉山自倒,春生梦寐。

我已相忘,蕉阴覆鹿,槐根封蚁。

叹无情世故,仓皇逐热,问谁识,于中味。

漫说朝来拄笏,最宜人、西山晴翠。

何如一枕,忘机息影,黑甜乡里。

万事悠悠,百年鼎鼎,付之酣睡。

待黄鹂三请,窥园乘兴,倩花扶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这首《水龙吟》是清代词人王鹏运的作品,以“嗜睡”为主题,展现了词人对生活闲适、自然恬淡的向往与追求。

词的开篇“举头十丈尘飞”,描绘出一片尘嚣纷扰的景象,紧接着“人闲何许埋愁地”,表达了在繁忙尘世中寻找心灵宁静之所的愿望。接下来的“颓然一笑,玉山自倒,春生梦寐”,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词人似乎在笑对人生,让心中的烦恼如同玉山般自行倒塌,让春天般的希望在梦境中萌芽。

“我已相忘,蕉阴覆鹿,槐根封蚁”,进一步描绘了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祥和的世界之中。词人在这里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和谐相处,体验着一种超脱的自由与宁静。

“叹无情世故,仓皇逐热,问谁识,于中味”,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无常变化、追逐名利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生活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滋味呢?这句蕴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漫说朝来拄笏,最宜人、西山晴翠”,转而描述了一幅清晨时分,站在西山之巅,欣赏晴朗翠绿景色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这里的“拄笏”是一种隐喻,象征着暂时放下世俗的束缚,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何如一枕,忘机息影,黑甜乡里”,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于心灵宁静、摆脱世俗杂念的追求。他希望能在梦中找到一片净土,让心灵得到真正的休息与解脱。

最后,“万事悠悠,百年鼎鼎,付之酣睡”,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百态的淡然态度,认为世间万物终将归于平静,而自己愿意在梦中寻求永恒的安宁。词人以黄鹂的啼鸣作为结语,邀请友人一同前往花园,乘兴赏花,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充满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

登临纵目,对川原绣错,如襟接袖。

指点十三陵树影,天寿低迷如阜。

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消沈久。

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终古,滚滚边墙走。

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

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

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满江红.送安晓峰侍御谪戍军台

荷到长戈,已禦尽、九关魑魅。

尚记得、悲歌请剑,更阑相视。

惨澹烽烟边塞月,蹉跎冰雪孤臣泪。

算名成、终竟负初心,如何是。天难问,忧无已。

真御史,奇男子。只我怀抑塞,愧君欲死。

宠辱自关天下计,荣枯休论人间世。

愿无忘、珍惜百年身,君行矣。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八声甘州.送伯愚都护之任乌里雅苏台

是男儿万里惯长征,临歧漫凄然。

只榆关东去,沙虫猿鹤,莽莽烽烟。

试问今谁健者,慷慨著先鞭。

且袖平戎策,乘传行边。

老去惊心鼙鼓,叹无多忧乐,换了华颠。

尽雄虺琐琐,呵壁问苍天。

认参差、神京乔木,愿锋车、归及中兴年。

休回首,算今宵月,犹照居延。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水龙吟.乙未燕九日作

东风不送春来,如何只送边声至。

断云阁雨,帘栊似梦,冷清清地。

炉火慵温,唐花欲谢,恼人天气。

更无端清角,乍凄还咽,真为唤,新愁起。

记得年年燕九,闹铜街、春声如沸。

香车宝马,青红儿女,白云观里。

节物惊心,清游谁续,好怀难理。

算胜他铁甲,冲塞堕指,向沙场醉。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