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休论雪窦与云峰,且看天台剑戟丛。
万水千山来阁上,一花六叶现池中。
谁将色界填空界,不离香风席祖风。
有底妙莲谈不尽,却成赋笔与兴翁。
此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景象,开篇即以“雪窦”和“云峰”设定了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天台剑戟丛”则更添几分神秘与险峻之感。“万水千山来阁上”表达了一种自然景物汇聚于此,既壮观又平和的画面。而“一花六叶现池中”则在宏大的背景下突出了一朵花的细腻美丽,显示了诗人对细节的捕捉能力。
中间两句“谁将色界填空界,不离香风席祖风”,则流露出一股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哲思。这里的“色界”与“空界”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而“不离香风席祖风”则是诗人对这种精神追求的一种肯定和向往。
最后两句,“有底妙莲谈不尽,卻成赋笔与兴翁”,表达了诗人对于“妙莲阁”的无限赞美之情以及想要将这份美好永恒记忆的愿望。这里的“妙莲”可能指的是莲花,也可能是对景色的某种比喻,意味着纯洁高雅。而“却成赋笔与兴翁”则显示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传承这种美好。
总体来说,此诗将自然美景与精神追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和诗人的深远情怀。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曲木天然性,叨名席上珍。
节高工碍手,倚壁快扶人。
莫问西来意,终为灶下薪。
他时俘颉利,拜赐敢忘身。
急霰飘零际,群芳烂熳中。
半开先逐水,未落已随风。
兵渡金陵破,尘来绣岭空。
谁能劳樽酒,暂使客颜红。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才士生平多薄命,文章自昔少知音。
增添行李妨为客,搜搅肝肠枉用心。
高阁书存终覆瓿,长门赋丽偶遗金。
云台幸有功名望,何必孜孜泥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