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家

东家云出岫,西家笼半山。

西家泉落涧,东家鸣佩环。

相对篱数掩,各有茆三间。

芹羹与麦饭,日不废往还。

儿女若一家,鸡犬意自闲。

我亦思卜邻,馀地君勿悭。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东家的云从山峰升起,西家的房屋半隐在山腰。
西边人家泉水落入溪涧,东边传来玉佩般的铃声。
两家相对而居,篱笆遮掩,各自拥有三间茅屋。
他们常煮芹菜汤和麦米饭,互相往来不断。
孩子们像一家人一样,鸡犬也显得悠闲自在。
我也想选这里为邻居,剩下的地方请你不要吝啬。

注释

东家:指东边的住家。
岫:山峰。
西家:指西边的住家。
笼半山:被山势环绕。
泉落涧:泉水流入溪涧。
鸣佩环:形容泉水声如佩环相碰。
篱数掩:篱笆遮挡。
茆三间:三间茅草屋。
日不废往还:每天都互相往来。
儿女若一家:孩子们像一家人。
鸡犬意自闲:鸡犬生活安逸。
卜邻:选择邻居。
馀地:剩余的土地。
君勿悭:请你不要舍不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陆游所见的乡村生活场景。"东家云出岫,西家笼半山",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两家邻居分别坐落在山脚和山腰,云雾缭绕,环境清幽。"西家泉落涧,东家鸣佩环",进一步描绘了两家的动静之美,西边泉水潺潺,东边似有人佩戴的玉环发出悦耳之声。

"相对篱数掩,各有茆三间",写出了两家房屋的简朴而宁静,篱笆相隔,茅屋三间,透出田园生活的恬淡。"芹羹与麦饭,日不废往还",表现了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两家常有往来,共享粗茶淡饭。

"儿女若一家,鸡犬意自闲",通过描述孩子们的互动和鸡犬的悠闲,强化了两家如同一家的亲密关系。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也想成为这和谐邻里中的一员的愿望,"我亦思卜邻,馀地君勿悭",希望有余地时能与他们相邻而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宁静、淳朴和人情味,体现了陆游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东吴女儿曲

东吴女儿语如莺,十三不肯学吹笙。

镜奁初喜稚蚕出,窗眼已看双茧成。

庭空日暖花自舞,帘卷巢乾燕新乳。

阿弟贪书下学迟,独拣诗章教鹦鹉。

形式: 古风

东园

今日天霣霜,又见一日晴。

晴寒病良已,扶杖东园行。

瓦鼓息我倦,静听幽鸟鸣。

花果四十株,手自培养成。

疏密无行列,东园盖强名。

人看不满笑,聊用适我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东园晚兴

宿叶自脱新叶生,东园忽已清阴成。

老夫东行复西行,乌藤瘦劲青鞋轻。

竹鸡群号似知雨,鹁鸪相唤还疑晴。

萋萋幽草上墙绿,㶁㶁细水循阶鸣。

萧然濯手坐盘石,心地平安体纾适。

青山缺处红日沉,杳杳长空送归翮。

形式: 古风

东村

今日风日和,衰病亦少平。

出门无所之,携幼东村行。

吴地冬未冰,溅溅沟水声。

山卉与野蔓,结实丹漆并。

鸡犬亦萧散,如有世外情。

举手叩柴扉,病叟喜出迎。

从我语蝉联,未寒畴昔盟。

解囊付之药,与尔偕长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