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其二)

真皇多庙胜,仁祖用功深。

卜宅迁九鼎,破胡藏万金。

百年休战士,当日纵前禽。

欲断匈奴臂,不如留此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真宗皇帝庙宇众多,仁宗皇帝功绩深厚。
他选择宝地迁移国都,藏匿了大量财宝以备战争。
经过百年和平,不再需要士兵征战,昔日的猎物也被放生。
想要彻底消灭匈奴,不如保持警惕和仁慈之心。

注释

真皇:指真宗皇帝。
庙胜:庙宇众多,显示威望。
仁祖:指仁宗皇帝。
用功深:功绩显著。
卜宅:选择宝地。
迁九鼎:迁移国都,象征权威。
破胡:打败胡人,指匈奴。
万金:大量财富。
百年:指很长一段时间。
休战士:停止战争,不再需要士兵。
纵前禽:释放以前的俘虏。
匈奴臂:匈奴的力量或威胁。
不如:不如选择。
留此心:保持警惕和仁慈之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黄庭坚通过对真皇(可能指的是某位有众多庙宇的皇帝)和仁祖(一位以仁德著称的祖先)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功绩的敬仰。"卜宅迁九鼎"描绘了皇帝迁移国都并建立宏伟基业的情景,"破胡藏万金"则象征着战胜敌人并积累丰厚的财富。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百年休战士,当日纵前禽"表达了希望长久和平,不再需要战争的愿望。最后两句"欲断匈奴臂,不如留此心"则进一步强调了以和为贵的思想,认为通过智慧和仁慈而非武力征服更能稳固国家的边疆。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赞扬历史功绩的同时,也传递出对和平与智慧的崇尚,体现了黄庭坚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其一)

日著阑干角,风吹濯浣衣。

喜同王季哲,更得谢玄晖。

清兴俱不浅,长吟无用归。

月明南北道,犹见驿尘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王定国怀南都上元

九陌无尘夜霁天,两都风物故依然。

车驰马逐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

佛馆醉谈怀旧岁,斋宫诗思锁今年。

传闻公子微行处,门外骅骝立绣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少激甘露降太守居桃叶上

金茎甘露荐斋房,润及边城草木香。

蕡实叶间天与味,成蹊枝上月翻光。

群心爱戴葵倾日,万事驱除叶陨霜。

玉烛时和君会否,旧臣重叠起南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文少激祈雨有感

穷儒忧乐与民同,何况朱轮职劝农。

终日齑盐供一饭,几时肤寸冒千峰。

未须丘垤占鸣鹳,只要朝廷起卧龙。

从此滂沱遍枯槁,爱民天子似仁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