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文少激祈雨有感

穷儒忧乐与民同,何况朱轮职劝农。

终日齑盐供一饭,几时肤寸冒千峰。

未须丘垤占鸣鹳,只要朝廷起卧龙。

从此滂沱遍枯槁,爱民天子似仁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贫穷的儒生忧虑百姓的喜怒哀乐,更何况他的职责是劝导农民务农。
他整天粗茶淡饭度日,不知何时能亲自上山耕种,面对千座峰峦。
不必期待像鹳鸟筑巢那样微小的成功,只愿朝廷能启用有才之士。
从此后,广大的干旱地区将沐浴恩泽,如同仁宗皇帝般爱护百姓。

注释

穷儒:贫穷的书生。
朱轮:古代高官所乘的红色车轮,象征高位。
齑盐:碎菜末和盐,形容生活清贫。
肤寸:极言微小,这里指亲自耕作。
丘垤:小土堆,比喻微小的成就。
鸣鹳:鹳鸟筑巢的声音,象征仕途升迁。
卧龙:比喻有才能但未被重用的人。
滂沱:大雨如注,比喻恩泽深厚。
仁宗:宋朝皇帝赵祯的庙号,以仁德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文少激祈雨有感》,表达了作者对于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和对贤明君主的期盼。首句“穷儒忧乐与民同”揭示了诗人作为一个贫穷儒生,其忧乐与百姓紧密相连,体现出儒家士人的社会责任感。接着,“何况朱轮职劝农”暗示了诗人关注农业,希望能通过官职推动农业生产。

“终日齑盐供一饭”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即使简朴度日,也希望能为百姓谋取温饱。“几时肤寸冒千峰”则寓言自己虽力量微薄,但愿能像攀登山峰那样为百姓尽力。诗人不求个人声名显赫,只希望朝廷能启用贤能之士,如“朝廷起卧龙”。

最后两句“从此滂沱遍枯槁,爱民天子似仁宗”,诗人期待着天子能施行仁政,普降甘霖,使干旱的大地重获生机,如同宋仁宗般关爱百姓。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文潜休沐不出二首(其二)

与世自少味,闭关非有心。

戎葵一笑粲,露井百尺深。

著书洒风雨,枯笔束如林。

苏公叹妙墨,逼人太骎骎。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文潜休沐不出二首(其一)

风尘车马逐,得失两关心。

惟有张仲蔚,门前蓬藋深。

自公及归沐,毕愿诗书林。

墙东作瘦马,万里气骎骎。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鲙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外舅喜王正仲三丈奉诏祷南岳回至襄阳舍驿马就舟见过三首(其二)

能来问疾好音传,蹇步昏花当日痊。

烹鲤得书增目力,呼儿扶立候门前。

游谈取重惭犀首,居物多赢昧计然。

惟有交亲等金石,白头忘义复忘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