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其一)

夸父以渴毙,麦杖终死兵。

项王称拔山,霸图竟无成。

区区诸勇力,如何与天争。

子房类妇人,谈笑立功名。

去去从谷城,迢遥学长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杂感(其一)》由宋代诗人徐瑞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成败,表达了对个人力量与命运、智慧与成就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夸父以渴毙,麦杖终死兵”,引用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和麦穗作为武器的典故,暗喻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以及理想追求可能带来的牺牲。夸父因渴而亡,象征着对不可能目标的执着追求最终导致的悲剧结局;麦杖作为武器的死亡,则暗示了看似强大的力量在特定情境下也可能走向毁灭。

接着,“项王称拔山,霸图竟无成”提到西楚霸王项羽,他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却最终未能实现统一六国的霸业,揭示了个人英雄主义与历史进程之间的冲突。项羽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上的,更是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的缺失,强调了个人力量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局限性。

“区区诸勇力,如何与天争”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即便是最勇敢的力量,在面对自然法则或历史潮流时也显得微不足道。这里的“天”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不可抗力,也可视为无法逆转的历史趋势。

随后,“子房类妇人,谈笑立功名”转而赞扬张良,以其女性般的智慧和从容不迫的态度,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实现了伟大的功业。这不仅是对张良个人才能的赞美,也是对智慧、策略在成就伟业中不可或缺作用的肯定。

最后,“去去从谷城,迢遥学长生”表达了对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追求永恒价值的思考。谷城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这里借以表达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层面永恒的渴望。

综上所述,《杂感(其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和对个人力量、智慧与命运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杂感(其二)

阿瞒事鞍马,横槊尚赋诗。

淮淝政交锋,别墅方围棋。

何哉情事迂,俗论乃嗤嗤。

斯人机械深,政尔未易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感(其三)

长公不肯仕,曼容亦辞官。

高车与驷马,祇可誇外观。

玄凤栖昆崙,杳杳天风寒。

沆瀣以为饮,朝霞以为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杂感(其四)

六根本清净,人自滓六根。

倾夺相纠结,不如此身尊。

梯空智愈凿,金注道逾昏。

稽首刘伯伦,酒放过一生。

形式: 古风

杂感(其五)

献璞乃取刖,求封而得黥。

进退当以道,自售胡尔轻。

堪嗟贱良贵,甘作狼藉人。

寄语张季鹰,见几已近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