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其四)

六根本清净,人自滓六根。

倾夺相纠结,不如此身尊。

梯空智愈凿,金注道逾昏。

稽首刘伯伦,酒放过一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杂感(其四)》由宋代诗人徐瑞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与世事的独到见解。

首句“六根本清净,人自滓六根”以“六根”比喻人的感官与心灵,指出在本性纯净的情况下,是人自身使这六根变得浑浊不清。接着,“倾夺相纠结,不如此身尊”进一步阐述了欲望与纷争如何扭曲人心,而真正的尊贵在于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

“梯空智愈凿,金注道逾昏”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追求知识与智慧时可能陷入的困境,以及物质财富的积累反而可能导致精神世界的迷失。这里“梯空”象征着徒劳无功的努力,“金注”则代表了物质的积累,两者都可能导致“道”的迷失,即道德与精神的沦丧。

最后,“稽首刘伯伦,酒放过一生”引用了东汉名士刘伶的故事,他以饮酒为乐,放浪形骸,以此来逃避世俗的束缚和压力。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态度。通过引用刘伶的例子,诗人似乎在暗示,与其在世俗的枷锁中挣扎,不如像刘伶那样,以一种更为洒脱和自由的方式度过一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性、道德、智慧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它不仅富有哲理,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独特洞察和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杂感(其五)

献璞乃取刖,求封而得黥。

进退当以道,自售胡尔轻。

堪嗟贱良贵,甘作狼藉人。

寄语张季鹰,见几已近神。

形式: 古风

壬午清明拜先君墓下

锵锵涧水鸣,阴阴宰木春。

晨兴羞清酌,酹我柏下人。

山蹊塞欲断,呼童剪荆榛。

断甃土晕碧,古瓦垣衣青。

席草再俛伏,泫然泪沾巾。

音容一以远,魂梦何由寻。

终天不可报,九原谅斯闻。

愿言领诸孤,年年拜清明。

形式: 古风

五月初一日煮茶偶作

读书了清暇,空斋长闭门。

冥冥晚雨润,唶唶时禽喧。

悠悠白云度,沉沉绿阴繁。

枯桐觅古意,石鼎烹山泉。

清吟振岩木,乱以离骚篇。

此道无不在,但觉山林尊。

意根渐无有,世累何时捐。

即事良可娱,一笑俱忘言。

形式: 古风

松风

屋山老髯龙,雪霜不能死。

长身傲林壑,翠云屯万垒。

夜半天风生,飒飒动窗几。

秋江响怒潮,春空行急雨。

须臾逗馀音,九霄笙鹤起。

虚庭坐落月,欲去还复止。

独恨世间人,无此天籁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