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遣怀

咄咄书空唤奈何,自怜身世转蹉跎。

长卿已倦秋风客。坡老休嗔春梦婆。

朝梵夹,暮渔蓑,闲中岁月易消磨。

谁言白发无根蒂,只为穷愁种得多。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遣怀》是清代诗人宋琬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咄咄书空唤奈何”,以“咄咄”之声起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的无奈与困惑,仿佛在空中书写却不知所措,呼唤着命运的不公。接着,“自怜身世转蹉跎”一句,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了曲折与遗憾,自我怜悯之情溢于言表。

“长卿已倦秋风客,坡老休嗔春梦婆。”这里引用了司马相如(字长卿)和苏轼(号东坡居士)的典故,分别代表了对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的长卿的同情,以及对虽有理想却难以实现的坡老的安慰。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处境的认同与理解。

“朝梵夹,暮渔蓑,闲中岁月易消磨。”这一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宁静,早晨诵经,傍晚垂钓,看似悠闲自得,实则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岁月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留给诗人的只有无尽的思考与回忆。

最后,“谁言白发无根蒂,只为穷愁种得多。”诗人以白发为喻,感叹岁月无情,人生苦短,而这一切的根源,皆因生活的艰辛与困顿。这句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深切同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鹧鸪天·遣怀》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赋莉远游长儿子

殊方流落频生子。舐犊真堪喜。寻医觅乳费商量。

何况他年婚嫁为他忙。生长东吴同燕旅。

不解齐人语。故因犹有旧柴桑。

待得青春作伴好还乡。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看花作

朱朱粉粉东风面。一夜开将遍。花神料得是针神。

绣出枝枝叶叶一番新。黄鹂似向风姨诉。

莫把花枝妒。赵家姊妹易相嗔。

试看南枝如笑北枝颦。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遣怀

一从勘破邯郸梦。遇饮长须痛。醉乡只道可藏愁。

却被塞鸿呼起又从头。吴头楚尾经年寓。

岸上牵船住。非关王粲怯登楼。

自是吾家家法善悲秋。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过锡山秦园访留仙太史不遇作

辟疆园傍春申曲。翠壑喷哀玉。画桥宛转客来稀。

惊起一双鸂鶒破烟飞。钓船空系垂杨下。

兴尽须归也。蒋家新酿不曾酤。

却笑酒杯也似故人疏。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