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岩西庵同又札巨川俊斯汝侯

西庵清绝处,一榻可栖禅。

石占闲房地,云过峭壁天。

只疑居邃谷,岂似在郊廛。

不待诸天供,千花红欲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庵这一独特清幽之地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静谧与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句“西庵清绝处”,开篇即点出地点之独特,清雅绝伦,为后续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一榻可栖禅”一句,不仅描绘了庵内简朴的居住环境,更暗示了此处是修行者心灵栖息的理想之所,禅意悠然。

“石占闲房地,云过峭壁天”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石”与“云”的动态与静态对比,形象地展示了庵内环境的自然与宁静。石的稳固与云的飘逸,共同构成了庵内独特的空间感,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只疑居邃谷,岂似在郊廛”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人将西庵与深谷相提并论,强调其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将庵内的生活状态与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相联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不待诸天供,千花红欲燃”一句,以花的绚烂比喻庵内生活的美好与生机。这里的“不待诸天供”意味着无需外界的供养,庵内自有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象征着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而“千花红欲燃”则生动地描绘了花朵盛开的盛景,色彩鲜艳,充满活力,预示着庵内生活充满了希望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庵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宁静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超凡脱俗的生活哲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和谐共生的向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寿霍朝望司谕

清斋遥隔故园波,大耋今时鬓未皤。

东海有澜文壮阔,南山为祝寿嵯峨。

宫墙数仞门庭峻,桃李重阴子舍多。

再世论交吾亦老,赠君惟有一高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题纳凉图送吴石仓归西湖次其卷中元韵二首(其一)

风柳高亭上,诸贤共一僧。

暑同河朔避,兴似剡溪乘。

乐事唯飞管,群书且架藤。

一时儒与佛,谁得判淄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题纳凉图送吴石仓归西湖次其卷中元韵二首(其二)

归梦悬湖水,经年度庾关。

千篇新著作,一卷旧家山。

自子为羁旅,谁人醉此间。

荷花香有待,挂席暑中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石仓抄其乡沈旬华处士所作先司马及家文忠张文烈诸传见示再次前韵以谢其意

先传劳抄示,他年史所关。

文虽传处士,藏且在名山。

笔足参三立,人堪并两间。

无能酬厚意,珠泪赠君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