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朗月行

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

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

靓妆坐帐里,当户弄清弦。

鬓夺卫女迅,体绝飞燕先。

为君歌一曲,当作朗月篇。

酒至颜自解,声和心亦宣。

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

形式: 古风

翻译

明亮的月亮从东山升起,照亮了我华美的窗前。
窗内有许多美丽的女子,穿着华丽且容貌娇艳。
她们在帐子里妆容精致地坐着,在门边弹奏着清澈的琴弦。
她们的发髻比卫女的还要迅速盘起,体态无与伦比,超越了赵飞燕的先例。
为你们唱一首歌,就当作是献给这明亮月光的篇章。
酒过面颊自然舒展,声音和谐内心也得以抒发。
千金财富哪里值得看重,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的意气相投。

注释

朗月:明亮的月亮。
东山:东方的山,这里指月亮升起的地方。
绮窗:装饰华美的窗户。
佳人:美丽的女子。
被服:穿着的衣服。
妖且妍:妖娆而美丽。
帐里:帐篷或帷帐之内。
清弦:清澈悦耳的琴弦声。
鬓:发鬓,这里指发型。
卫女:古代以美貌著称的卫国女子,这里比喻美人的速度和技巧。
体绝:体态无双。
飞燕先:超过汉代美女赵飞燕,喻指体态轻盈。
为君:为了你们。
歌一曲:唱一首歌。
朗月篇:赞颂明亮月光的歌曲。
酒至:饮酒之后。
颜自解:面容自然舒展。
声和:声音和谐。
心亦宣:心情也得到宣泄。
千金:大量的财富。
何足重:哪里值得看重。
所存:真正重要的。
意气间:彼此间的意气相投,情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幕宴闲雅致的夜晚景象,既有自然美景,也有人间佳人。首句"朗月出东山"设定了一个明净月亮的背景,随即转向室内,通过"照我绮窗前"将读者的视线引入诗人的居所。

接下来的"窗中多佳人, 被服妖且妍"展现了一群美丽女子在窗边,她们穿着华丽的衣物,显得格外漂亮。这些女子似乎正在参与某种雅集或乐事,因为下句"靓妆坐帐里,当户弄清弦"描绘了其中一位佳人正坐在精致装饰的帐中,手持琴弦,悠扬地弹奏着。

诗中的佳人们不仅外表美丽,而且身姿轻盈,如同古代传说中的仙女。"鬓夺卫女迅,体绝飞燕先"两句通过对比卫士之女和飞燕的速度与轻盈来形容这些女子的动人心魄。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为这位月下佳人献上一曲,表达了对她的敬意与赞美。"为君歌一曲,当作朗月篇"显示了诗人的情感投入以及他希望将这一刻珍藏的愿望。

最后两句"酒至颜自解,声和心亦宣"表明在这样的夜晚,即使是饮酒也显得如此自然,如同心中的喜悦随着歌声宣泄而出。"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这一刻的珍视,以及他认为物质财富(千金)与这份美好时光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美人和音乐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欣赏。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代堂上歌行

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

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

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

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

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

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

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

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

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

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

形式: 古风

代淮南王二首(其二)

朱城九门门九开。愿逐明月入君怀。入君怀。

结君佩。怨君恨君恃君爱。筑城思坚剑思利。

同盛同衰莫相弃。

形式: 乐府曲辞

代淮南王二首(其一)

淮南王。好长生。服食练气读仙经。

琉璃药碗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合神丹。

戏紫房。紫房彩女弄明珰。鸾歌凤舞断君肠。

形式: 乐府曲辞

代悲哉行

羁人感淑节,缘感欲回辙。

我行讵几时,华实骤舒结。

睹实情有悲,瞻华意无悦。

览物怀同志,如何复乖别。

翩翩翔禽罗,关关鸣鸟列。

翔鸣尚俦偶,所叹独乖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