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

浮云初无心,已南复更北。

萧萧清风急,忽忽白日匿。

时逝物稍变,感集意鲜适。

玄蝉号庭树,蟋蟀吟四壁。

自古共此悲,岂伊越乡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阴沉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悲欢的感慨。

首句“浮云初无心,已南复更北”,以浮云无心飘动,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北,象征着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也暗喻人生的不可预测。接着,“萧萧清风急,忽忽白日匿”两句,描绘了秋风的急促和白昼的短暂,营造出一种时间紧迫、岁月易逝的氛围。

“时逝物稍变,感集意鲜适”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导致事物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人心带来的微妙感受——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变迁的复杂心情。接下来,“玄蝉号庭树,蟋蟀吟四壁”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蝉鸣和蟋蟀的叫声,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寂静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最后,“自古共此悲,岂伊越乡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悲欢的普遍认同,认为这种悲叹并非独属于异乡之人,而是古今皆然,体现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生命、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深邃的哲思。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久阴

南方信卑湿,风雨无时节。

春风仍晚寒,阳和恐中绝。

蛟龙乘江湖,云雾欺日月。

驱除怀熏风,悒悒生内热。

形式: 古风

蟋蟀

七月鸣在野,八月鸣在宇。

九月登我堂,十月入床下。

滔滔岁方晏,促促声亦苦。

悲秋不悲己,终夜如独语。

时俗有新声,谁能一听汝。

形式: 古风

送王十二还乾州

穷通盖有命,富贵不能早。

君侯希世珍,三十未为老。

栖迟升斗禄,奔走周秦道。

及亲固为荣,捧檄岂辞小。

北风正凝霜,千里径无草。

人生贵感激,岂以外物扰。

当为昂藏驹,勿自使枯槁。

形式: 古风

坐啸亭纳凉

长啸振林木,半空鸾鹤声。

清风蘋末来,孤月海上生。

坐久物色改,如有神仙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