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使君召预池光之会

韦公池阁尚依然,宾主于今不乏贤。

郡内欣逢两耆俊,樽前喜会四同年。

清谈自可成珠玉,真赏何须听管弦。

宴罢旌旗摇暮霭,蔡经寂寞别群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韦公池阁依旧在,如今宾主多才俊。
郡内有幸遇见两位老前辈,同窗好友在此欢聚。
清淡言谈中自然流露出智慧,真心赞赏无需繁复音乐。
宴会结束后,旗帜在暮色中摇曳,蔡经独自离去,仿佛告别仙人。

注释

韦公:指韦某公,具体人物不明。
池阁:池塘边的楼阁。
依然:依旧。
宾主:主人和宾客。
不乏:不缺少。
耆俊:年高而有才德的人。
同年:同一年出生或同榜录取的人,此处指同窗好友。
清谈:清淡的谈话,指高雅的交谈。
珠玉:比喻珍贵的语言或思想。
真赏:真正的欣赏,指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欣赏。
旌旗:旗帜,代指军队或宴会的标志。
暮霭:傍晚的雾气。
蔡经:可能是指某个人物,也可能暗指仙人。
寂寞:孤独,这里形容蔡经独自离开。
群仙:泛指神仙或超凡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韦公池阁举行的宴会盛况,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欢乐的集会场景。首句“韦公池阁尚依然”表明历史悠久的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彰显出时间流转中的一份沉淀与厚重。紧接着,“宾主于今不乏贤”则指出在这场宴会上,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是一时之选,各具才华。

“郡内欣逢两耆俊”一句中的“耆俊”指的是品德高尚、年岁已高的贤者,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些老一辈贤者的敬仰与喜悦之情。接着,“樽前喜会四同年”则是说在宴席上,诗人有幸遇见了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四位知己,这种岁数相当、志趣相投的友谊让人感到十分愉快。

“清谈自可成珠玉”一句中,“清谈”指的是高雅脱俗的谈话,诗人认为这样的交流本身就如同精美的珠玉,不需要其他装饰。而“真赏何须听管弦”则表达了对音乐的超然态度,似乎在说,在这样一个充满智慧和才华的地方,即便是音乐,也不再是必要的享受。

最后两句,“宴罢旌旗摇暮霭,蔡经寂寞别群仙”则描绘了宴会结束后,旗帜随风飘扬,夕阳西下时分手离别的情景。诗人将这场宴会的宾客比作“群仙”,既强调了他们超凡脱俗的品格,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超然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氛围、人物风采和情感交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人文聚会场景。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智慧与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超越世俗纷扰的向往。

收录诗词(167)

朱长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孤馆闭塞水,大江生夜风。

形式: 押[东]韵

咏华林书院

白云深处旧生涯,东指名都百里赊。

万卷诗书惟曲槛,四方宾客到儒家。

峰峦卓立多奇石,草木丛芳半异花。

胜概无由一寻访,只凭幽梦绕烟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赠淳于公归养

通籍悬车不待年,綵衣归去奉晨昏。

倚门且慰慈亲望,恋阙空衔圣主恩。

天上芝泥新诰敕,海边芜没旧田园。

会须引退追高躅,宦路悠悠岂足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春阴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