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颂古三十首”为系列,选取其十三,是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庞婆在梳理发髻时的风雅举止,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风流韵味,强调了世间罕见的风度与气质。
“庞婆移转髻边梳”,开篇即以动态描写展现主人公的动作,庞婆轻轻移动着手中梳子,轻巧地在发髻边缘梳理,这一动作既展现了她的娴熟技艺,也暗示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注重。
“一段风流举世无”,紧接着赞美庞婆的举止风流,称其为举世罕见,表达了对这种独特魅力的极高评价。这里的“风流”,不仅指外在的优雅姿态,更蕴含了内在的气质与精神风貌,是一种超越世俗的高雅与脱俗。
“万事但将公道断”,进一步揭示了庞婆行事的原则与态度,强调了公正与道德的重要性。在她看来,处理任何事情都应遵循公道,不偏不倚,这是她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
“维那不用笔头书”,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庞婆的智慧与决断力。维那是佛教寺院中的职务之一,负责管理寺务。在这里,诗人用“不用笔头书”来比喻庞婆解决问题时的直接与高效,无需繁琐的文字记录,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体现了她行事的简洁与果断。
整首诗通过对庞婆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高尚的人格品质,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公正、智慧与优雅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