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条官路坦然平,无限游人取次行。
莫谓地平无险处,须知平地有深坑。
这首诗以“一条官路坦然平,无限游人取次行”开篇,描绘了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无数行人轻松前行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画面,巧妙地引入了人生的哲理:看似平坦的道路,其实也隐藏着未知的风险与挑战。
接着,“莫谓地平无险处,须知平地有深坑”,这两句诗则深化了主题。诗人提醒读者,即使在看似一马平川、安全无虞的地方,也可能潜藏着危机。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对人生道路的隐喻。它告诫人们,在生活中不能因为眼前的顺利而掉以轻心,而应时刻保持警觉,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变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未知的风险。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个人的生活态度,也适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治理,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一人会上竿,一人会穿井。
伎俩虽不同,总是一般病。
若人识得这般病,衲僧鼻孔都穿尽。
法身无相,法眼无瑕。因风吹火,借水献花。
丝毫不立,万别千差。
但看来年三二月,衔泥燕子入人家。
檐头雨滴,阶前地湿。法法现成,人信不刃。
更问如何,长江水急。
洞山麻三斤,斤两不谩人。
语稀难问事,貌古易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