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文学家王夫之所作的《伊山(其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伊山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山中幽深而宁静的意境。
首句“心识回峦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对山峦之外世界的认知,暗示了他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向往。接着,“沿溪曲径深”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小路深入山中,给人以探索未知的神秘感。
“云烟开绿亩,金碧动青林”通过“云烟”和“绿亩”展现出山间雾气缭绕,农田青翠的景象,而“金碧动青林”则以金色阳光穿透树叶的光影,映照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
“香篆迎风入,钟声过鸟寻”两句,借“香篆”和“钟声”增添了禅意和宁静,仿佛香气随风飘散,钟声悠扬,与鸟儿的啼鸣交织,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山中生活画面。
最后,“萧清初觉好,风雨更幽岑”总结全诗,强调了在这样的清寂环境中,风雨带来的不仅是天气的变化,更是心境的升华,使人心境更加幽静深远。
整体来看,王夫之通过描绘伊山的景致,寓情于景,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