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十)

乘云何踟蹰,山中难久居。

营营魂九逝,长夜怀忧虞。

披衣起鸣琴,宫商惨不舒。

听者非佳人,鸱鸮纷詈予。

上天降霜露,岁寒谁欢娱。

硕果不可食,琼华化为荼。

俯仰涕沾膺,何时旋故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怀(其十)》,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慨。

首句“乘云何踟蹰,山中难久居”,诗人以乘云游山的形象开始,表达出对自由与逃避现实的渴望,但同时也意识到山中并非长久栖息之所,隐含着对现实世界无奈的接受。

“营营魂九逝,长夜怀忧虞”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不安,仿佛灵魂在九次轮回中徘徊,夜晚的长路充满了忧愁和恐惧。

“披衣起鸣琴,宫商惨不舒”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音乐来排解内心的痛苦,然而音乐的旋律却无法抚平内心的悲凉,暗示了情感的难以慰藉。

“听者非佳人,鸱鸮纷詈予”这一句,诗人将听众比作恶鸟鸱鸮,表达了对周围环境或理解自己的人的不满或失望,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孤独感。

“上天降霜露,岁寒谁欢娱”则借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艰难与寒冷,而“硕果不可食,琼华化为荼”更是将美好的事物比作不可触及的虚幻,最终化为苦涩的茶,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最后,“俯仰涕沾膺,何时旋故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回归故土的渴望,但又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社会、理想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十一)

遥遥望故乡,魂魄所从始。

狐死必首丘,远游今安止。

嵩丘春载阳,三花何旎旎。

时无雒川妃,谁发予琼齿。

有鸟自南来,丹翎纷不理。

雄鸠虽巧言,苟合中诚耻。

茕独夫何言,临流泪如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咏怀(其十二)

吾剑虽短兵,其疾如电光。

回旋应规矩,恍惚双龙翔。

今天降丧乱,日月颠其行。

重华命百神,迎我朱陵冈。

林峦亘千里,沅湘流汤汤。

山鬼纷媚人,前驱从两狼。

忠诚夙所立,九死吾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怀(其十三)

长鲸吹海波,百川皆倒流。

江妃何夭矫,持我归蓬丘。

昊天方降威,潜伏为良猷。

舍我朱离天,来宅寒门幽。

坟羊共藏井,腾蛇与相纠。

君子贵知几,柔顺其无忧。

形式: 古风

咏怀(其十四)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

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

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

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

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

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

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