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并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开篇“低花树映小妆楼”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庭院之中,小妆楼被低垂的花枝所覆盖,营造出一种隐蔽而温馨的氛围。
紧接着,“春入眉心两点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的眼中,却带来了一丝忧愁。这两点愁,或许是对逝去时光的思念,或许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亦或是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扰。
第三句“斜倚栏干背鹦鹉”继续描绘诗人在庭院中独自徘徊的情景。斜倚于栏干之上,背对着那些喧哗的鹦鹉(一种能模仿人类声音的小鸟),似乎诗人正试图逃离外界的纷扰,以寻求内心的宁静。
最后,“思量何事不回头”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某些事情的反复思考和无法释怀。这些“何事”,可能是失去的爱情、错过的机遇或其他任何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诗人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语言平易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不失细腻,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枕低被暖身安稳,日照房门帐未开。
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
晚来篮舆雪中回,喜遇君家门正开。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帝子吹箫逐凤皇,空留仙洞号华阳。
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埽影堂。
抱枕无言语,空房独悄然。
谁知尽日卧,非病亦非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