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帝子吹箫逐凤皇,空留仙洞号华阳。
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埽影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仙境的意境。"帝子吹箫逐凤皇",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画面,帝子用箫(一种古代管乐器)追随着传说中的凤凰,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空留仙洞号华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即使自己不能亲临其境,也愿意让这片仙地留下名号。
接下来的两句"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埽影堂",则是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转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落花"常用来比喻时光易逝和美好不再,诗人感到惆怅;而"头白宫人埽影堂"则写出宫中侍女已至老年,发白如霜,而他们的生活似乎也只剩下了在空旷的厅堂中伴随着影子,这些都是对生命易逝和无常的一种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诗人既有超脱世俗之志,又不免有悲秋怀远之情。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抱枕无言语,空房独悄然。
谁知尽日卧,非病亦非眠。
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
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蹋宫花独自行。
洛阳陌上春长在,惜别今来二十年。
唯觅少年心不得,其馀万事尽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