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薳春江用老杜韵

欲去未成去,朔风鸣怒涛。

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

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

遥应望归艇,向夕走儿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想要离开却还未离开,北风吹过海面掀起怒涛。
一片孤帆在远处扬起,连绵的山峦在雾中显得更高。
竹屋被雨水打湿了床铺,纸糊的窗户让寒气直透衣袍。
远远地期待着归来的舟船,傍晚时分孩子们也在焦急等待。

注释

欲去:想要离去。
未成去:还未真正离开。
朔风:北方的寒风。
怒涛:汹涌的波涛。
片帆:孤零零的一片帆。
洲外:江洲之外。
列岫:排列的山峰。
竹屋: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
寒透:寒冷穿透。
归艇:归来的舟船。
儿曹:孩子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开篇“欲去未成去”,表现了诗人想要离开却又无法离去的矛盾心情。紧接着,“朔风鸣怒涛”则是用强烈的自然景象来形容内心的激荡和不安。朔风,即边塞之风,常用以比喻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这里借以形容诗人内心的动荡。

“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这一联则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片帆指的是远方的小船帆,洲外是河流中的小岛,列岫即一排排的山峰,而这些山峰又被薄雾笼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心中对于远离家乡、漂泊他方的孤独与寂寞。

“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竹屋指的是用竹子建造的小屋,而雨水渗入了被褥,纸窗亦因寒冷而变得透明。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生活中的贫困。

最后,“遥应望归艇,向夕走儿曹”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家的渴望。遥应是远处的回响,望归艇则是希望回到家乡的小船,而“向夕走儿曹”则是说诗人在傍晚时分急匆匆地赶路,儿曹可能是一个地名,这里用以强调归家的迫切。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历阳李簿见寄

短鬓纷垂白,衰颜悴带黄。

多寒冬更甚,少睡夜能长。

旧学长荒废,新知感爱忘。

何时一樽酒,谈咏带江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天宁因上人次韵

日月漂流一鸟过,别来心迹病维摩。

是非孰辨聊分谤,诞信相讥要止讹。

摇落独怜松不改,澄清尝见海无波。

句中有眼劳开警,更问诸人会得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孔纯老归自属邑三首(其三)

诗涛难放笔头乾,归及初晴素魄圆。

善誉敢论当世比,佳萹应任老夫传。

凌云列岫堆螺髻,出水新荷点翠钿。

报政还朝知不晚,追随能复记当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孔纯老归自属邑三首(其二)

往来阴雨恰弥旬,滑滑那堪鸟语频。

行色可无三日霁,旅怀应付万家春。

欣闻郊劳开瑶席,想见车旋入锦茵。

何幸诗筒时寄我,慰怀须信有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