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询所作的《虎丘》,描绘了诗人游览虎丘山的场景,以及对历史典故和自身使命的沉思。首句“凤池初下陟孱颜”暗示着诗人从朝廷下来,登临虎丘,显得庄重而有文化气息。次句“虎寺重游启旧关”表达了诗人对旧地重游的感慨,可能暗含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金钺传呼投钓渚”运用典故,可能指的是帝王的威严与垂钓的隐逸生活,展现出诗人对权势与隐逸生活的微妙态度。“宝天辉映读书山”则描绘了虎丘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读书求知的形象。
“卧龙昔日曾三顾”引用诸葛亮被刘备三次拜访的典故,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期待被重用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对人才被发掘和重用的期盼。“辽鹤千年始一还”借辽鹤归巢的传说,寓言自己久别之后的重游,也寄寓着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两句“应为苍生须再起,草堂萝幄讵容闲”直抒胸臆,诗人表示自己深知重任在肩,不能贪图安逸,表达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心为了黎民百姓再次出仕,不让自己在草堂藤蔓间虚度光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虎丘的游览,巧妙地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抱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