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只影投荒阅两秋,汝曹何苦侮畸囚。
诗书尽啮从谁愬,冠履俱伤重我羞。
相国溷人宁处垢,永州某氏未轻投。
翻盆搅瓮何时了,肯事张汤法吏不。
这首诗名为《问鼠》,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黻之手。诗中通过对老鼠生活状态的描绘,寄寓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个人处境的哀叹。
首句“只影投荒阅两秋”表明时间已过去两个季节,而老鼠仅剩下孤独的身影在荒凉中徘徊。第二句“汝曹何苦侮畸囚”则是对老鼠的遭遇表示同情,它被困在狭窄的空间里,无法逃脱。
第三句“诗书尽啮从谁愬”通过老鼠啃咬书籍来表达一种无奈和悲哀。因为知识和文化被毁坏,这种行为也许是对知识失去尊重的一种隐喻。第四句“冠履俱伤重我羞”则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处境,自己的学问和品德都受到了损害,感到深深的羞愧。
第五句“相国溷人宁处垢”可能是指老鼠在污浊不堪之地也能安然自得,而诗人的心态却无法平静。最后两句“永州某氏未轻投,翻盆搅瓮何时了,肯事张汤法吏不”,则是一种无奈和绝望的表达。诗人通过老鼠的困境,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前途的迷茫。
总体来看,这首诗借助对老鼠生活的描述,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无奈和悲哀,同时也是一种对于世道变迁、学问沦丧的感慨。
不详
两峰相对立,佛屋住中央。
有水地偏洁,无风心自凉。
林虚猿应谷,人定月归廊。
造物馀清供,山栀一树香。
晓发别修门,湖山雾气昏。
百年培正脉,今日罪忠言。
死节关宗社,生还赖圣恩。
问天天不语,愿及见亲存。
岁事十分九,吾为梅岭行。
人皆忧路滑,天独惜霜晴。
公论无今古,忠臣有死生。
玉溪一杯酒,话别若无情。
五载相违一日过,巷无车迹有樵歌。
因嗟世上深危證,合住山中养太和。
蔓草不知春事去,梅花曾识岁寒多。
予今问道三千里,白发双亲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