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鼠

只影投荒阅两秋,汝曹何苦侮畸囚。

诗书尽啮从谁愬,冠履俱伤重我羞。

相国溷人宁处垢,永州某氏未轻投。

翻盆搅瓮何时了,肯事张汤法吏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独自一人流放到荒野已经两个秋天,你们何必苦苦欺侮这个被贬谪的人。
书籍和知识都被侵蚀,向谁诉说我的遭遇?连帽子鞋子都破损,这让我深感耻辱。
身为相国混迹于人群,我宁愿忍受污垢,不愿轻易投靠他人。
在这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何时才能结束?我岂能像那些酷吏一样侍奉张汤那样的人。

注释

投荒:流放到荒僻的地方。
汝曹:你们这些人。
畸囚:被贬谪的人。
愬:诉说,申诉。
冠履俱伤:帽子鞋子都破损。
溷人:混迹于人群的人。
轻投:轻易投靠。
张汤:汉代酷吏,以严苛执法著名。
法吏:执行法律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问鼠》,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黻之手。诗中通过对老鼠生活状态的描绘,寄寓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个人处境的哀叹。

首句“只影投荒阅两秋”表明时间已过去两个季节,而老鼠仅剩下孤独的身影在荒凉中徘徊。第二句“汝曹何苦侮畸囚”则是对老鼠的遭遇表示同情,它被困在狭窄的空间里,无法逃脱。

第三句“诗书尽啮从谁愬”通过老鼠啃咬书籍来表达一种无奈和悲哀。因为知识和文化被毁坏,这种行为也许是对知识失去尊重的一种隐喻。第四句“冠履俱伤重我羞”则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处境,自己的学问和品德都受到了损害,感到深深的羞愧。

第五句“相国溷人宁处垢”可能是指老鼠在污浊不堪之地也能安然自得,而诗人的心态却无法平静。最后两句“永州某氏未轻投,翻盆搅瓮何时了,肯事张汤法吏不”,则是一种无奈和绝望的表达。诗人通过老鼠的困境,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前途的迷茫。

总体来看,这首诗借助对老鼠生活的描述,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无奈和悲哀,同时也是一种对于世道变迁、学问沦丧的感慨。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冷泉亭

两峰相对立,佛屋住中央。

有水地偏洁,无风心自凉。

林虚猿应谷,人定月归廊。

造物馀清供,山栀一树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别修门

晓发别修门,湖山雾气昏。

百年培正脉,今日罪忠言。

死节关宗社,生还赖圣恩。

问天天不语,愿及见亲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别闻益谦大有

岁事十分九,吾为梅岭行。

人皆忧路滑,天独惜霜晴。

公论无今古,忠臣有死生。

玉溪一杯酒,话别若无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呈径畈徐左司

五载相违一日过,巷无车迹有樵歌。

因嗟世上深危證,合住山中养太和。

蔓草不知春事去,梅花曾识岁寒多。

予今问道三千里,白发双亲可奈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