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孔明哭先主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

南面未能成帝业,西陵那忍送宫车。

九疑山下频惆怅,曾许微臣水共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代孔明哭先主》。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怀念和哀悼之作,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这两句描绘了孔明(即诸葛亮)在南阳时期的隐居生活,以及他后来投身于刘备的军事行动。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也透露出一种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孔明对天下大势的洞察以及他筹谋统一三国的宏图伟略。这里的“诸夏”指代华夏之地,反映出孔明平定四方、统一天下的抱负。

“南面未能成帝业,西陵那忍送宫车。” 这两句则是对刘备未能完成其建立帝业梦想以及最终去世的感慨。诗人通过“西陵”指代刘备的墓地,表达了对先主的哀悼之情。

“九疑山下频惆怅,曾许微臣水共鱼。” 最后两句中,“九疑山”是孔明屯兵之地,而“微臣”则指代孔明自己。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孔明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他与刘备之间深厚的君臣情谊。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商隐在鉴赏历史人物和事件上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94)

李山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石砚

追琢他山石,方圆一勺深。

抱真唯守墨,求用每虚心。

波浪因文起,尘埃为废侵。

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司天台

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

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

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刘员外寄移菊

秋来缘树复缘墙,怕共平芜一例荒。

颜色不能随地变,风流唯解逐人香。

烟含细叶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黄。

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终岁待重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早春微雨

怪来莺蝶似凝愁,不觉看花暂湿头。

疏影未藏千里树,远阴微翳万家楼。

青罗舞袖纷纷转,红脸啼珠旋旋收。

岁旱且须教济物,为霖何事爱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