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翻译

登上蛾眉亭凭栏望远,只见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上有飞瀑千尺悬空奔流,泻入滔滔长江。那眉梢眉尖凝聚不解的愁与恨,到什么时候才能消散?
波涛汹涌的江水正卷起连天怒潮,浪高风急;酒意初退,耳畔便仿佛响起如怨如诉、不绝如缕的塞外悲笛。试问到哪里去才能追寻到谪仙人李白的踪迹?那万重青山外,千里烟波的尽头、郁郁葱葱的地方。

注释

倚天:一作“倚空”。
两蛾凝黛:把长江两岸东西对峙的梁山比作美人的黛眉。
愁与恨:古代文人往往把美人的蛾眉描绘成为含愁凝恨的样子。
极:穷尽,消失。
塞笛:边笛,边防军队里吹奏的笛声。
当时采石矶就是边防的军事重镇(1161年虞允文曾大败金兵于此)。
闻塞笛,暗示了作者的感触。
谪仙:李白,唐人称为谪仙。
他晚年住在当涂,并且死在那里。
青山:在当涂东南,山北麓有李白墓(据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公墓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它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苍凉的山水画面。"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开篇即展现出一幅险峻的山崖临江而立,江水深邃的景象,气势磅礴。"天际两蛾凝黛",以女子黛眉比喻山峰,形象生动,富有女性柔美的意象。

接着,诗人通过"愁与恨,几时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暗示了蛾眉亭所承载的历史沉思。"怒潮风正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动荡不安,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酒醒闻塞笛",借酒消愁后听到边塞的笛声,更增添了离愁别绪。

最后,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试问谪仙何处?"引发读者对李白这样才华横溢诗人的追忆,而"青山外,远烟碧"则以景结情,留下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韩元吉在山水之间寄托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的才情。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但如王粲赋从军,莫为班姬咏团扇。

形式:

吉祥寺

黄尘久厌市朝梦,青蒻已孤鸥鹭盟。

谁解携琴来此宿,夜深随意写江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造化功夫异异端,自缘开晚少人看。

若教总似陶潜眼,肯向芳春赏牡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禁林宴会之什

鳌宫明丽倚春寒,宴会群仙喜纵观。

圣作照临新日月,御书飞动集龙鸾。

绮谈雅似闻天乐,琼夜香胜饮露盘。

坐久杳同玄圃外,吟馀飘若碧云端。

演纶视草微才怯,□□□□霈泽宽。

因想前贤倍知幸,多云遭值太平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