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少年游》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风雨连绵、清明将至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离愁别绪。
开篇“连朝风雨近清明。杨柳自青青。”点明时节与环境,风雨中的清明时节,杨柳依然翠绿,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哀愁。接下来,“三叠阳关,一声河满,十里短长亭。”通过引用古代送别时唱的曲调和途经的十里长亭,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场景的凄美与哀伤。
“天涯不辨愁来路,甚处着啼莺。”表达了主人公在广阔天地间迷失方向,找不到归途的迷茫感,同时以啼莺的声响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綦迹苔阴,酒痕襟上,帆影画中行。”通过描写足迹被苔藓遮掩、酒渍沾满衣襟、帆影在画中缓缓前行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少年游》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之痛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回忆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