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吴仲庶池州齐山画图

省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

指点便知岩石处,登临新作使君来。

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墨回。

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标题为《次韵和吴仲庶池州齐山画图》。通过诗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朋友吴仲庶所绘山水画作的赞赏与鉴赏。

"省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组山水画作品的惊喜和发现。"省中"指的是内心或意想之中,而"崔嵬"则形容山石的雄伟、险峻。"六幅生绡坐上开"意味着这些绘画作品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仿佛在绢布上活了起来。

接下来的两句"指点便知岩石处,登临新作使君来。" 描述诗人对这组画作的细致观察和理解,以及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艺术家内心的创造力和情感的流露。

"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墨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技艺的深刻理解和欣赏。"雅怀"指的是高雅的情操和内心的美好感受,而"重向丹青得"则意味着通过这些作品,诗人获得了艺术上的满足和愉悦。

最后两句"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 通过提及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山水诗意境,表达了对吴仲庶绘画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更在精神内涵上与古代诗文并驾齐驱的高度评价。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作为鉴赏家对于艺术作品细腻入微的感受和理解,而且也透露出他个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深切体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甫咏雪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

钟山漠漠水洄洄,西有陵云百尺台。

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

天边幽鸟鸣相和,地上晴烟扫不开。

愁眼看春长恐尽,直须去取六龙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奉和蔡枢密南京种山药法

区种抛来六七年,春风条蔓想宛延。

难追老圃莓苔径,空对珍盘玳瑁筵。

嘉种忽传河右壤,灵苗更长阙西偏。

故畦穿斸知何日,南望钟山一慨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奉酬李质夫

逸少池边有旧山,几年征泪染衣斑。

驽骀自饱方争路,騕袅长饥不在闲。

雪涨江南归浩荡,烟埋河朔去间关。

劳歌一听皆愁思,况我心非木石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