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骨法枯闲甚,惟堪作隐君。
山行忘路脉,野坐认天文。
字瘦偏题石,诗寒半说云。
近来仍喜聩,闲事不曾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骨法枯闲甚,惟堪作隐君”两句,通过对身体状况的描述,表达出诗人淡泊明志、乐于隐逸的生活态度。“山行忘路脉,野坐认天文”则是说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时,不再关注尘世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是在野外静坐,观赏天上的云彩和星辰。
“字瘦偏题石,诗寒半说云”两句,显示了诗人的书法作品质朴简约,如同题写在坚硬的石头上;其诗歌也显得清冷孤寂,只是随意地说着关于云朵的一些感慨。最后,“近来仍喜聩,闲事不曾闻”表明诗人近来依旧喜欢这种超然世外的生活,对于尘世间的繁杂琐事已经听之不闻,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塑造了一种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高洁形象。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京师渠敢泄边机,北耗传讹果是非。
不见红旗加露布,颇传黄屋尚宵衣。
南风不竞师将老,春水方生虏必归。
何日灵台真偃伯,更无一点战尘飞。
去春烽火照江边,曾草军书夕废眠。
万里旌旗真属命,一丘耕钓且随缘。
偶然谢客元非病,间亦寻僧不为禅。
尚有惜花情味在,铜瓶终日玩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