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曲(其四)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红楼梦》十二曲中的第四曲《恨无常》,作者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诗中表达了主人公对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慨和对家人的眷恋。"喜荣华正好"描绘了人生短暂的美好阶段,然而紧接着"恨无常又到"揭示了命运的无情变迁。"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面对死亡的无奈与失落,以及对生命的消逝感到痛心。

"望家乡路远山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则透露出主人公在梦中寻找安慰的绝望。最后两句"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既是对自己生命的哀叹,也是对家人发出的警醒,希望他们能尽早接受现实,早早放下,体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对亲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满了人生的哲理。

收录诗词(90)

曹雪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字:梦阮
  • 号:雪芹
  • 生卒年: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红楼梦十二曲(其十一)留馀庆

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以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十二)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九)虚花悟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挨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八)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