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曲(其一)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红楼梦》的引子,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故事的起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开篇即暗示了主人公们在混沌初开的世界中,因情感而生。"都只为风月情浓",点明了爱情与风花雪月的浓厚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主人公们在"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所经历的哀愁和孤独,试图通过抒发内心的情感来排遣苦闷。最后,"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揭示了这部作品的主题——围绕着金玉良缘的悲剧展开,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沧桑。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预示了《红楼梦》的宏大叙事和丰富内涵。

收录诗词(90)

曹雪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字:梦阮
  • 号:雪芹
  • 生卒年: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红楼梦十二曲(其七)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六)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中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十三)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三)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子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