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曲(其三)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子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出自曹雪芹所著的清代小说《红楼梦》十二曲之三——《枉凝眉》。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两位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

"阆苑仙葩"和"美玉无瑕"分别形容林黛玉的超凡脱俗和贾宝玉的纯洁无暇,暗示他们都是世间难得的佳人。"奇缘"二字暗指他们的命运交汇,然而"心事终虚话"则表达了他们尽管相爱却无法圆满的悲剧性。"枉子嗟呀"和"空劳牵挂"揭示了贾宝玉对黛玉深深的思念与无奈,而"水中月"和"镜中花"则象征着他们的爱情如同幻影,难以触摸。

最后两句"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形象地描绘了黛玉悲苦的泪水,暗示她对宝玉的深情厚意和无尽的哀愁,以及这份感情随着时间流逝而无法改变的悲剧结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情的语言和富有象征的意象,展现了宝黛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以及命运的无情捉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90)

曹雪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字:梦阮
  • 号:雪芹
  • 生卒年: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红楼梦十二曲(其二)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四)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十一)留馀庆

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以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十二)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