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舟中感旧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逝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

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人凄切。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翻译

桃花依旧含笑开放,燕子也仍然翩翩起舞,这种春天的景色已经多年没有看到了。那些再度出仕的人,重又出仕新朝,这些往事都不堪再提起了。在近水夕阳的残照下,宝剑化龙归去,壮志未酬,踪迹杳然,在这巨变中,流尽多少英雄泪血。江山依旧,但事业未成,无以报国,只留下千古遗恨,一切繁华、豪情都抛开吧。
当年名噪一时的黄金台、白玉楼,如今夜夜只能留住明月而显得分外冷落。垂杨像黄金缕般的枝条在春天的时候是鹅黄嫩绿的,你休要笑它现在成了枯杨断柳。那秾桃艳李。所有的粉白黛绿都不见了。世事的无常就像天上的云彩幻化不定,人生就像那随风飘去的柳絮,所有的盛衰兴亡都交给那群失群断侣的哀猿去悲泣了!那北京城外的西山依旧在那里,但是西山的景色已经失去了旧日的光彩,黯淡无光。它好像和我一样为这国破家亡悲哀、凄切!

注释

永遇乐:词牌名,始创于柳永,双调一百零四字,有平仄两体,上下片各十一句四韵。
前度刘郎: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记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山桃源洞遇到仙女。
至太康年间,二人重回天台。
后世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
江令:隋江总先后仕南朝梁、陈、隋三朝,仕陈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
一瞬:一眨眼,比喻极短的时间。
抛撇:抛开;丢弃。
白玉楼:后因以为文人去世的典故。
黄金台:古台名。
又称金台、燕台。
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北易水南。
秾李:华美的李花。
销歇:衰败零落。
断猿:孤独悲啼之猿。
西山:山名,北京市西郊群山的总称。
惨黛:谓愁眉。
黛,可供画眉的青黑色颜料,借指眉。

鉴赏

这首词以桃花和燕子描绘出春天的景象,但其中蕴含着深深的感慨。"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借用了刘禹锡和江淹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人事的追忆与无奈。"逝水残阳,龙归剑杳"象征英雄的逝去和壮志的消磨,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白玉楼"和"黄金台"则寓言了繁华的过去,如今只剩下明月陪伴,暗示了世事变迁的无情。

"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销歇"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富贵不再。"世事流云,人生飞絮"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结尾处"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人凄切"更是将个人的哀愁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凄凉与孤独。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抒发怀旧之情、感叹世事变迁的词作,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收录诗词(100)

徐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明深、明霞,又号紫言(竹字头)。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 字:湘苹
  • 号:深明
  • 籍贯: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
  • 生卒年:约1618-1698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秋夜

团扇才收,凉风俄透,粉红零剪。

霞卷冰绡,一天寒碧,只有愁相见。

惯愁双黛,也须耐得,多少雨嗟云倦。

路茫茫、东篱在何处,罗袜棱棱寻遍。

回头曾念,几番尘梦,目断还教肠断。

叶砌层阶,霜欺馀菊,去雁应相怨。

玉漏频传,晶帘时曳,烟结香篝如霰。

今宵对、依依明月,此情何限。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声声慢.感怀

寒寒暖暖,雨雨晴晴,无端催趱红绿。

湿燕双双,语语似怜幽独。

银灯半昏碧影,十年愁、多到心曲。

此际也,不销魂、断尽肠儿还续。

不忿青蛾元鬓,才弹指、逢人便惭珠玉。

吟遍花笺,想也半消清福。

惟应冰纨宝钿,料天公、谁妒尘俗。

试看取,古今来、嵇啸阮哭。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风流子.同素庵感旧

只如昨日事,回头想、早已十经秋。

向洗墨池边,装成书屋,蛮笺象管,别样风流。

残红院、几番春欲去,却为个人留。

宿雨低花,轻风侧蝶,水晶帘卷,恰好梳头。

西山依然在,知何意、凭槛怕举双眸。

便把红萱酿酒。只动人愁。

谢前度桃花,休开碧沼,旧时燕子,莫过朱楼。

悔煞双飞新翼,误到瀛洲。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水龙吟.次素庵韵感旧

合欢花下留连,当时曾向君家道。

悲欢转眼,花还如梦,那能长好。

真个而今,台空花尽,乱烟荒草。

算一番风月,一番花柳,各自斗、春风巧。

休叹花神去杳。有题花、锦笺香稿。

红阴舒卷,绿阴浓淡,对人犹笑。

把酒微吟,譬如旧侣,梦中重到。

请从今、秉烛看花,切莫待、花枝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