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三劝(其一)

可怜襁褓又何如,忍使堂堂路入歧。

同是心肠推幼幼,惟分养马养孩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吴门三劝(其一)》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通过对比“养马”与“养孩儿”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首句“可怜襁褓又何如”,以“可怜”二字开篇,直接表达了对那些年幼无助者的同情。紧接着,“忍使堂堂路入歧”一句,运用了强烈的反问语气,强调了不应让这些无辜的孩子们走上错误的道路,体现了作者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同是心肠推幼幼”这一句,揭示了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待幼小生命的普遍态度相似,即都应给予关爱和保护。然而,接下来的转折“惟分养马养孩儿”则揭示了这种态度在实际操作中的差异——“养马”可能象征着对某些动物或事物的过度关注和牺牲人类利益的行为,而“养孩儿”则是指对孩子的正常养育和关爱。通过这一对比,作者批判了社会中对某些事物的偏爱和对人的价值的忽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养马”与“养孩儿”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公平、人性关怀以及道德价值观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体命运的关注,更是一次对社会伦理的拷问。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门三劝(其二)

须知可字可终身,大地茫茫孰是亲。

能不使他嗟不淑,恩同父母属冰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吴门三劝(其三)

伤心中道失所天,弱息罂罂那得全。

玉碎珠沈能保护,人间从此重姻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胡馨甫北上用原韵

关山直北到幽燕,此地挂帆一路秋。

雨露应深天子诏,干戈正值故人求。

雄心千古知君壮,书剑双抛亦我羞。

约计小春归棹日,孤山梅放梦罗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偶病

薄病旅窗心事稠,中宵不觉思悠悠。

半床残月催虫语,一枕凉风唤客愁。

望切高堂时入梦,情忘少妇独登楼。

几回移步当门坐,露湿栏干天气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