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沙井地多异,华林景最幽。

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

树密苔封径,庭虚月满楼。

清癯光累世,高义集名流。

孝弟家风贵,儿孙学业优。

皇恩特表重,朝达咏扁留。

精溢千钟禄,荣过万户侯。

宦途惭未息,何日遂经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沙井之地特色众多,华林景色最为幽深。
溪水潺潺常常来到枕边,山色正映衬着秋天的韵味。
树木繁茂,青苔覆盖小径,庭院空旷,月光洒满高楼。
清贫而有学问的家族传承数代,高尚的节义汇聚了名士。
孝顺父母、尊敬兄弟的家庭风气珍贵,子孙们的学业也十分优秀。
皇帝特别看重这份荣耀,朝臣们赞赏有加,诗篇歌颂并刻碑留存。
尽管官位不高,但才情出众,超过了许多显赫的贵族。
仕途虽未尽如人意,何时能实现游历的愿望呢?

注释

沙井:地名。
异:特色。
华林:地名。
景:景色。
最:非常。
幽:幽静。
溪声:溪水声。
枕:枕头。
山色:山景。
含:包含。
树密:树木茂密。
苔封径:青苔覆盖小路。
庭虚:庭院空旷。
月满楼:月光照亮整个楼阁。
清癯:清贫而有学问。
光:光辉。
累世:世代相传。
高义:高尚的节义。
名流:名士。
孝弟:孝顺父母、尊敬兄弟。
贵:珍贵。
学业优:学业出色。
皇恩:皇帝的恩典。
特表:特别表彰。
重:重视。
扁留:题字留念。
精溢:才情出众。
千钟禄:丰厚的俸禄。
荣过:超过。
万户侯:拥有大量封地的大官。
宦途:仕途。
惭未息:感到惭愧未能满足。
何日:何时。
遂经游:实现游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书院风光,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学术氛围的赞美之情。开篇"沙井地多异,华林景最幽"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了书院四周自然环境的独特与深邃。

紧接着"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则捕捉了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溪水潺潺之声伴随着夜晚的宁静,而山色在秋天更显得沉稳而深远,这些都是对书院环境的一种诗化表达。

"树密苔封径,庭虚月满楼"两句则从细部描写中展现了书院内的幽深与清净。树木繁茂遮蔽了小路,苔藓覆盖着步道,而庭院空旷,月光洒满整个楼阁。

接下来的"清癯光累世,高义集名流"则转向文化教育的传承,赞扬书院积淀的学术荣耀与人文精神。"孝弟家风贵,儿孙学业优"则描绘了家庭美德和学术成就的并重。

随后的"皇恩特表重,朝达咏扁留"展现了国家对书院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学者们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影响。"精溢千钟禄,荣过万户侯"则是对物质奖励和社会地位的赞颂。

最后两句"宦途惭未息,何日遂经游"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之路仍有所不足之感,以及期待将来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更高成就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学术氛围的描写,展现了一处理想书院的风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学问、品德与仕途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

刁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山龙湫

陈山苍苍东海头,石壁裂缺藏灵湫。

老髯出水欻万丈,青山倒挂黄金虬。

神光上腾接烟霭,挟子撄珠浴沧海。

雨公载雨推雷车,阊阖门开叩真宰。

今年亢旱民罹殃,我侯悯悯心若伤。

精诚披露动寥廓,沛然甘泽来滂滂。

侯今官转吴兴去,回首神峰隔天宇。

愿言变化从云龙,大为苍生作霖雨。

形式: 古风

莫放山亏篑,终教井及泉。

形式: 押[先]韵

九日南山

南山何峨峨,群峰秀色聚。

朝晖与夕霭,无□□去住。

徘徊九折险,萦曲一川注。

悬崖置屋少,□穴亦可度。

苍然老楠木,几阅风霜斁。

孙枝长□许,老干未肯仆。

昔年重九日,来者必三顾。

题诗刻峭壁,皆欲寄□□。

念我独何人,今日追故步。

凌晨出南门,风雨怯行路。

不惮登涉难,恐失此日故。

造物亦随人,晴明送日暮。

徐行两柏间,杯盘共草具。

宾僚不鄙我,笑语露情愫。

他时傥再来,莫指桃源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九日修故事访南山,崖间有前太守所作水调歌头,率尔次韵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

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

且向飞霞瀹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

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忧。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

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

今日聊修故事,□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

不但莼鲈□,杜若访芳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