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屠翰林仍台作二首(其一)

太史仙台多胜槩,正临携李古城东。

五色云生知海近,四围山远觉天空。

闲居作赋青春后,几岁鸣弦明月中。

不是掖垣同宦侣,闭关那许得相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屠翰林仙台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联“太史仙台多胜槩,正临携李古城东”点明地点,仙台之上,风景秀丽,正对着携李古城的东方,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五色云生知海近,四围山远觉天空”两句,通过五彩祥云和四周连绵的山脉,形象地表现了仙台的高远与辽阔,仿佛能触碰到天空,接近大海,给人以无限遐想。

颈联“闲居作赋青春后,几岁鸣弦明月中”转而抒发个人情感,描述了诗人闲居时创作的情景,以及在明月之夜弹琴的雅致生活,体现了诗人的文人风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尾联“不是掖垣同宦侣,闭关那许得相逢”则表达了诗人与同僚难以相聚的遗憾,以及在闭门读书、创作时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和对友情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登屠翰林仍台作二首(其二)

一上高台兴不孤,望中总总入虚无。

烟霏春变阴晴气,草树天输海岳图。

对酒笑将花是伴,销忧谁问土非吾。

知君苦厌卧此地,能令肺病苏时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次人忧旱作

岁岁吴侬事水耕,朝朝占雨愁云轻。

泽中不闻鸠语合,田际但见龟文生。

野老舐糠犹自得,书生炊桂亦何情。

东南生计已如此,闻道山西又点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至常熟陈中丞白训导邀登福山看海二首(其一)

春早湖山雨半晴,有客邀我观沧瀛。

泽国冥冥蒸海气,石滩浅浅斗江声。

日月回旋一岛小,金银色相十洲明。

微风向夕送清响,应是仙人吹玉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至常熟陈中丞白训导邀登福山看海二首(其二)

久缘迫陕悲时俗,海峤春临思若何。

地涌龙蛇争起陆,天投星斗横翻波。

封疆坐觉华夷并,气候常看雾雨多。

才谢枚生能作赋,观潮恰对曲江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