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瞿应绍的《画竹(其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夜画卷。首句“云衣欲卸碧天长”以云彩轻柔地覆盖在广阔的天空为背景,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和深邃。"云衣欲卸"形象地写出云层如衣裳般慢慢褪去,透露出月光即将显现的期待。
第二句“清影高寒半出墙”聚焦于画面的主体——竹子,通过“清影”展现出竹子在月光下清冷而孤高的姿态,"半出墙"则显现出竹梢在月色中若隐若现,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后两句“偷取月筛成粉本,山人画谱满回廊”进一步深化主题,将月光透过竹叶的景象比喻为“偷取月筛成粉本”,即月光如粉末般洒落,这是对自然光影的巧妙描绘。同时,“山人画谱满回廊”暗指画家精心捕捉这美妙瞬间,将其转化为画作,流连于回廊之间,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影月色的静美,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