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陵墓

万里清明节,回头忆北邙。

可怜出巫峡,曾未到襄阳。

故国三千里,羁魂二十霜。

蹉跎稷契志,终古恨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与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首句“万里清明节,回头忆北邙”开篇即营造了一种遥远而哀愁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追思过往的场景中。北邙山作为古代帝王陵寝之地,在这里寄托着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回忆。

接着,“可怜出巫峡,曾未到襄阳”两句,通过对比诗人离开故乡时的壮志与未能抵达心中的理想之地的遗憾,表达了对人生旅途中的无奈与失落。巫峡与襄阳,一南一北,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暗含着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故国三千里,羁魂二十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对故国的思念具象化为遥远的距离和漫长的岁月。三千里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也是心灵上的隔阂;二十霜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在这段时间里,诗人内心经历了多少风雨与变迁。

最后,“蹉跎稷契志,终古恨茫茫”将笔触转向历史人物,稷契是古代传说中的贤臣,此处借指那些历史上伟大的人物。诗人感叹这些贤者的理想与抱负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与悲愤。这句诗以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之中,使得整首诗具有了超越个体的普遍意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10)

刘青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友人宅有赠

小巷城根僻,空庭月影寒。

家贫偏好客,身健早休官。

绿剪霜畦短,黄分湖蟹团。

他年鸡黍约,争敢忘馀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将赴都门

十载长安道,风尘鬓欲皤。

天宁哀志气,人尽笑蹉跎。

日落汾丘垒,冰胶䩐勒河。

又驱羸马去,惆怅意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孟德疑家

铜雀凋零鸳瓦残,西陵遗冢遍河干。

不知歌吹层台妓,冷魄还从何处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春日述怀

泉头十九年前住,试看垂杨大几围。

犹是只鸡招近局,依然山鸟怪儒衣。

诗如上水船难进,身似沾泥絮不飞。

屈指年华竟虚掷,从前悔未买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