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揉蓝拍岸秋涛信,列炬缘山夜烧痕。
枫叶经霜红更好,晚来扶杖过前村。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乡村风光的诗。开头两句“揉蓝拍岸秋涛信,列炬缘山夜烧痕”通过对水波和火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一种秋日游历的氛围。“揉蓝”指的是波光粼粼的水面,“拍岸”则是水激岸石的声音,“列炬”形象地描述了夜晚山间点燃的火光,而“夜烧痕”则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深远。
第三句“枫叶经霜红更好”描绘了秋天枫叶在经历了霜冻之后变得更加鲜红,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秋色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欣赏。
最后一句“晚来扶杖过前村”则展现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用手杖缓缓行走于熟悉的乡村之中的情景。这里,“晚来”表现出时间的推移,而“扶杖”则透露出一种岁月流逝带来的体力不如从前,“过前村”则是对往昔生活场所的一种怀念。
整首诗通过动静结合,色彩与光影交织,以及对自然景观和乡土情感的细腻抒写,展现了秋天特有的美丽和诗人深厚的情感。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穷愁长怕诗撩拨,幽愤须凭酒破除。
对酒更遭诗债窘,可堪毛颖不中书。
桑林閒觉疏黄减,菜陇贫怜嫩绿添。
秋水接潮还潋滟,晚风吹雨乍廉纤。
芡觜静缄秋水碧,梨腮深抺夕阳红。
近来诗社争相胜,幽讨冥搜字字工。
人言会饮辰嫌酉,我为求医日问除。
老去谁能遵百忌,秋来只欲上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