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雄伟气势与历史沧桑。首联“潼津直上势嵯峨,天险初从百二过”以峻峭的山势和天然的险要开篇,暗示了潼关作为军事要塞的重要地位。颔联“两戒中分蟠太华,孤城北折走黄河”进一步描绘了潼关周围的地理环境,太华山与黄河的环绕,使得潼关更加显得险峻独特。颈联“复隍几见熊罴守,弃甲空传犀兕多”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潼关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以及其防御力量的强大。尾联“汉阙唐陵尽禾黍,雁门司马恨如何?”则以历史遗迹的荒凉反衬出时间的无情流逝,表达了对过往英雄豪杰的怀念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潼关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一古老关隘的深刻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