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三)

符离道士晨兴际,华岳先生尸解馀。

忽见黄庭丹篆句,犹传青纸小朱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符离道士清晨时分
华岳先生仙逝之后

注释

符离道士:指代一位在符离之地修炼的道士。
晨兴际:清晨时刻。
华岳先生:可能是一位道教高人或有名的人物。
尸解:道教术语,指修炼成仙后身体消亡。
馀:遗留。
黄庭丹篆句:黄庭内丹经中的句子,黄庭是道家经典著作。
丹篆:道教修炼中的秘籍或符咒。
青纸小朱书:用青色纸张写下的红色小字,可能是指珍贵的手抄本。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沈氏东老庵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态度的赞美。诗中的“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两句,通过对比西邻的富裕与东老的清贫,揭示了物质财富并非幸福的唯一标准,而是心灵的满足和快乐才是生活的真谛。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而充实生活的向往。

“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两句,则展示了苏轼热爱交流、珍视知识的个性。他用白酒招待朋友,用黄金购买书籍,这不仅体现了他广交友好、乐善好施的一面,也反映出他对文化和学问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东老庵的描写,展现了苏轼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其一)

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其二)

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

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其三)

闻说楼居似地仙,不知门外有尘寰。

幽人隐几寂无语,心在飞鸿灭没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